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企业并购的三阶段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渐成熟,政府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也由主导作用向引导作用过渡,市场机制在并购中的作用由辅助作用向主导作用转变。因此,我国的企业并购将经历政府主导型并购(1991年之前)、政府与市场共同主导型并购(1992—2010年)、市场主导型并购(2010年以后)三个阶段。本文对每个阶段的形成机理和动因进行分析,试图揭示我国企业并购的规律性。
作者
崔保军
机构地区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13,共3页
Enterprise Economy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政府主导型并购
市场主导型并购
分类号
F27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3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7
1
谭劲松,刘炳奇,谭燕.
企业合并:政府主导下的多方利益博弈——来自10起换股合并案例的检验[J]
.管理世界,2005,21(2):118-132.
被引量:23
2
陈佳贵,王钦.
跨国公司并购与大型国有企业改革[J]
.中国工业经济,2003(4):30-36.
被引量:43
3
赵凌云.
改革目标的新定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1):25-35.
被引量:3
4
姚会元.
中国模式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与市场经济发育水平[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3):11-17.
被引量:7
5
芮明杰著..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98.
6
李善民,陈玉罡.
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
.经济研究,2002,37(11):27-35.
被引量:392
7
方芳,闫晓彤.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与思考[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22(8):43-48.
被引量:92
二级参考文献
41
1
吴世农,李常青,余玮.
我国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判定分析和实证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1999,2(4):49-57.
被引量:158
2
杨瑞龙.
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
.经济研究,1994,29(5):40-49.
被引量:139
3
刘文通.
国有企业准兼并假说[J]
.经济研究,1995,30(8):34-41.
被引量:21
4
弗雷德.威斯通.兼并、重组与公司控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2
5
殷醒民.公司并购的金融经济学解释[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6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被引量:1
7
.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被引量:1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9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被引量:1
10
.邓小平著作思想生平大事典[I].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534
1
宋昕倍,逯东.
并购基金能促进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吗——基于“二次并购”视角[J]
.会计研究,2023(10):61-74.
被引量:1
2
朱雅典,才国伟.
股权质押、大股东行为与企业并购[J]
.金融学季刊,2020(4):1-22.
被引量:3
3
李红阳,邵敏.
私人资本参与、政策稳定性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效果[J]
.经济学(季刊),2019,18(4):1329-1350.
被引量:23
4
张晨宇,毛新述,毛聚.
国企改革、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价值创造——基于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证据[J]
.管理科学学报,2023,26(10):36-55.
被引量:5
5
蔡宁,吴国强.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治理作用:研究回顾与中国实践[J]
.当代会计评论,2019(3):17-43.
被引量:3
6
蒋冠宏.
并购如何提升企业市场势力——来自中国企业的证据[J]
.中国工业经济,2021(5):170-188.
被引量:51
7
姚燕,王化成,卢闯.
主并公司股权结构与控制权转移短期市场反应[J]
.中国会计评论,2007,5(3):327-342.
被引量:5
8
陈宏博.
如何运用营运能力指标来鉴别上市公司的优劣[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0(1):23-24.
被引量:3
9
杨荣.
企业并购重组综合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因子分析法的运用[J]
.财经科学,2004(S1):341-343.
被引量:4
10
韩冰,解国骏.
公司并购绩效与并购动机研究综述与评价[J]
.齐鲁珠坛,2009(2):13-16.
1
刘锴.
后股权分置时代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分析[J]
.企业经济,2009,28(1):178-180.
被引量:2
2
崔保军.
我国企业并购三段论的形成机理[J]
.生产力研究,2009(15):147-149.
3
龙红.
浅谈我国企业并购的特征[J]
.中国总会计师,2012(4):79-80.
4
崔保军.
我国企业并购的特征与思路[J]
.企业经济,2007,26(7):154-156.
被引量:2
5
王建军.
浅议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转变[J]
.时代金融,2010,0(1X):83-85.
被引量:8
6
殷秀清.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J]
.商场现代化,2006(02X):38-39.
被引量:7
7
周文一,张岩.
合资合作经营企业成长三阶段论[J]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3,15(1):25-27.
8
熊晓蕾.
对国家治理层面中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认识[J]
.审计与理财,2015(9):14-15.
被引量:1
9
于光.
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作用转变[J]
.经济视野,2013(14).
10
白成东.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J]
.企业活力,2007(2):50-52.
被引量:6
企业经济
2006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