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胞物与”思想的性质及其文化溯源——兼论“仁爱”发展的历史进程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民胞物与”思想是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的博爱思想,其理论基础是天人一体、自然社会同构的宇宙本体论,其理论特色是理想的博爱思想与现实的宗法观念的结合兼容。从文化史考察,“民胞物与”思想来源于齐鲁文化的原始精神“仁爱”,由于仁爱思想内在方法论的作用和外在哲理化思潮的推动,最终造成了“仁爱”思想向“民胞物与”思想的发展。由此亦可知,“仁爱”中的宗法性并非全是负面的。
作者
王克奇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东岳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5-209,共5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民胞物与
齐鲁文化
仁爱
《西铭》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831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19
1
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被引量:253
2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被引量:30
3
季羡林.
对21世纪人文学科建设的几点意见[J]
.文史哲,1998(1):8-17.
被引量:25
4
朱熹.《西铭》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8.410,410.
被引量:1
5
何炳棣.
儒家宗法模式的宇宙本体论──从张载的《西铭》谈起[J]
.哲学研究,1998(12):64-69.
被引量:19
6
许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55.
被引量:1
7
韩非.韩非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被引量:3
8
刘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被引量:6
9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被引量:297
10
郑玄等.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831
1
魏衍華.
孔子儒學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源與流[J]
.孔子学刊,2019(1):188-199.
2
刘贵华,孟照海.
“双一流”建设如何突破?[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8,0(1):151-169.
被引量:2
3
王婉添.
张载“民胞物与”思想分析——兼与墨子“兼爱”思想比较[J]
.中国文化论衡,2020(2):196-203.
4
梁涌.
“忠诚”语境中的道德意蕴[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101-104.
被引量:4
5
丁为祥,宁新昌.
朱子本体意识的形成及其特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39-45.
6
白欲晓.
从《横渠易说》到《正蒙》——张载哲学本体理论的建构与发展[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46-51.
被引量:5
7
陈学凯.
恒德久远 择乎中行——孔子的道德修养论及其平衡机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0-74.
8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9
武东生.
孔子的道德修养论作为“为己之学”的意义[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24-29.
被引量:3
10
胡敕瑞,舟人.
略论汉文佛典异译在汉语词汇研究上的价值——以“小品般若”汉文异译为例[J]
.古汉语研究,2004(3):80-8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124
1
于建星.
仁爱、功利与权利:弱势群体保护理由的评述[J]
.学术论坛,2008,31(3):89-93.
被引量:1
2
李光福.
论老子的仁爱观[J]
.广东社会科学,1999(2):94-98.
被引量:4
3
吴光.
仁本礼用──儒家人学的核心观念[J]
.文史哲,1999(3):81-83.
被引量:10
4
臧乐源.
弘扬仁爱思想 促进社会发展[J]
.文史哲,1999(2):66-71.
被引量:7
5
马洪林,何金彝.
康有为谭嗣同的新仁学[J]
.中国哲学史,1995(5):78-88.
被引量:1
6
张奇伟.
论孟子的仁学[J]
.管子学刊,1994(1):29-33.
被引量:9
7
牟钟鉴.
儒家仁学的演变与重建[J]
.哲学研究,1993(10):45-50.
被引量:7
8
萧萐父,郭齐勇.
气论与仁学之间的张力——读《中国气论探源与发微》[J]
.哲学研究,1991(6):77-80.
被引量:1
9
张践.
儒家“仁”学的现代意义[J]
.孔子研究,1992(4):3-10.
被引量:2
10
王树人.
《论语》中仁的不同含义辨析[J]
.孔子研究,1991(1):15-20.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王克奇.
齐鲁道德文化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3):62-65.
被引量:1
2
任亚辉.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心理思想探究[J]
.心理学报,2008,40(11):1221-1228.
被引量:33
3
王雪蕊.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与“生态文明”[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1):48-49.
4
邓凌.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思想浅探[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37-40.
被引量:10
5
李策吾,王振东.
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文生态思想[J]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54-57.
被引量:3
6
杨清虎.
“仁爱”思想研究三十年略述[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68-72.
被引量:1
7
杨清虎.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三十年及前瞻[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8(1):115-120.
被引量:1
8
杨清虎.
近三十年“仁爱”思想研究综述[J]
.华夏文化论坛,2015(2):27-4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谢凌凌,龚怡祖.
论高校风险管理心理预警系统的构建[J]
.未来与发展,2009,30(10):91-94.
被引量:1
2
叶浩生.
责任内涵的跨文化比较及其整合[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99-104.
被引量:20
3
邓凌.
中国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思想浅探[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6):37-40.
被引量:10
4
李明,耿进昂.
责任意识的社会与文化心理学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1-115.
被引量:7
5
李明,叶浩生.
责任心的多元文化视角及其理论模型的再整合[J]
.心理科学,2010,33(3):643-645.
被引量:8
6
李双龙.
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看二程的伦理观[J]
.红河学院学报,2010,8(5):39-41.
被引量:1
7
黄蔷薇,李丹,徐晓滢.
儿童责任心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10,33(6):1444-1447.
被引量:7
8
刘海涛,郑雪,聂衍刚.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3(3):35-39.
被引量:44
9
朱秋飞,何贵兵.
传统美德认同和责任情境对大学生责任行为倾向的影响[J]
.应用心理学,2011,17(1):88-94.
被引量:6
10
张积家,马利军.
论终极责任及其心理机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0-119.
1
邱宁卫.
武夷山宗教文化溯源[J]
.中国宗教,2002(4):55-57.
被引量:1
2
王雪蕊.
张载的“民胞物与”论与“生态文明”[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1):48-49.
3
王豪东.
现代艺术的原始精神[J]
.美术大观,2009(4):68-69.
被引量:2
4
张渤.
浅论道德信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J]
.宁夏党校学报,2007,9(2):66-68.
5
苏丽娜.
孔子“仁”的思想和基督教“博爱”思想之比较[J]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20(4):59-62.
被引量:4
6
邹增文.
基督教“博爱”思想与管理[J]
.青年文学家,2012,0(17):202-202.
被引量:1
7
薛存科.
试论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渊源[J]
.价值工程,2010,29(28):246-247.
8
张晓华.
中国宗教的宗法性与依附性[J]
.社会科学战线,2001(4):270-272.
9
杜一鹏.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文化溯源[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4(1):2-3.
10
楼慧心.
一个不该被遗忘的研究课题——马克思恩格斯的博爱思想及其意义[J]
.青海社会科学,2010(1):151-156.
被引量:2
东岳论丛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