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综合运输》
2006年第10期16-20,共5页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181
-
1毕森,张丽,谷雨,王恒,温礼,李通,毕京鹏.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及港城关系变化分析[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20,37(1):74-82. 被引量:20
-
2蒋淞卿,王伟,李伟国.“海西”建设中的“三群”互动研究[J].发展研究,2008,25(9):17-23. 被引量:8
-
3安礼奎.港口经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6):29-29. 被引量:4
-
4常冬铭,孙晓明,李丽萍.港口与港口城市的互动关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3):15-17. 被引量:6
-
5刘志强,宋炳良.港口与产业集群[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4,25(4):22-26. 被引量:42
-
6武廷海.当前海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误区[J].现代城市研究,1994,9(2):13-16. 被引量:2
-
7杨葆亭.我国中古海港城市历史发展阶段及其规律探讨[J].城市规划,1983,7(4):52-59. 被引量:2
-
8潘云章,钱汉书.海港城市规划浅议[J].城市规划,1982,6(6):26-28. 被引量:2
-
9郑弘毅,蒋宁玲.我国海港城市性质及其拟定方法[J].城市规划,1982,6(6):29-32. 被引量:3
-
10杨锐.产业转型与就业转型特征变化——先进港口城市转型分析[J].科学发展,2009(7):27-3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23
-
1葛卫芬.宁波港口与城市互动影响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0):26-30. 被引量:1
-
2杨凤华,姚建云.加快推进江苏沿海地区港城互动发展的思考——以南通市为例[J].市场周刊,2010,23(1):23-25. 被引量:1
-
3高宗祺,昌敦虎,叶文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初步研究--兼评“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27-131. 被引量:7
-
4王智利.论“港城冲突”矛盾的解决[J].学术交流,2009(7):130-132. 被引量:3
-
5陆洪生.杭州港城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5):33-34. 被引量:3
-
6孙建红,孙丹昱,郭卉笑.临港产业的发展与提升研究——国际经验与宁波的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10,29(7):23-26. 被引量:9
-
7罗萍.我国港口经济与临港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J].综合运输,2010,32(12):4-7. 被引量:15
-
8王海壮,栾维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港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995-1005. 被引量:6
-
9陈韬,周敬祥,王晓明.海铁集装箱多式联运物联网应用现状及发展思考[J].水运工程,2011(9):205-208. 被引量:14
-
10张胜权.港口经济的规律与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2(1):15-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11
-
1刘爱秋,徐征,柏笑寒,王惠.沧州市渤海新区港城关系[J].中国水运(下半月),2024,24(1):29-31.
-
2柯小梁.浅析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与铁路运输的关系[J].商,2012(23):163-163.
-
3官卫华.基于区域规划实施的县城发展路径选择与行动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阜宁县为例[J].规划师,2010,26(S2):93-98.
-
4韩仲斯,曾宇怀,陈松庆.湛江市东海岛区位与产业SWOT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10,31(7):72-75. 被引量:1
-
5王希,徐杉.论武汉L、S两港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9):33-34.
-
6李瑞莎.拓展临港产业链 推动滨海新区临港产业发展[J].港口经济,2011(8):35-38. 被引量:2
-
7李欠标.发展海洋经济和海洋运输的思考[J].综合运输,2011,33(11):66-70. 被引量:9
-
8郑赛赛.海洋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以宁波-舟山港地区为例[J].价格月刊,2011(11):62-65.
-
9黄莼,张文棋.福建省临港产业优化升级研究[J].发展研究,2011,28(12):31-36. 被引量:1
-
10樊一江,王东明.“十二五”河北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对策[J].综合运输,2012,34(1):52-55. 被引量:3
-
1钱坤.芜湖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6,35(6):119-122. 被引量:1
-
2葛卫芬.宁波港口与城市互动影响分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10):26-30. 被引量:1
-
3李东和,吴晨,汪燕.黄山市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关系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4):69-73. 被引量:13
-
4探访苏富比模式[J].新财富,2014(9):74-77.
-
5侯续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赋[J].东坡赤壁诗词,2015,0(1):17-17.
-
6郭丽君,卢毅,肖湘愚,吴颖.宜宾交通城市互动发展战略的构想[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1):116-122.
-
7陈洪波.新背景下港城关系研究——以宁波为例[J].当代经济,2009,26(13):78-81. 被引量:2
-
8王冬梅.沈阳会展业与城市互动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9):39-40.
-
9张凯丽,李剑锋.酒店业基层员工满意度实证分析——以北京共济国际酒店为例[J].对外经贸,2013(1):135-136. 被引量:2
-
10颜雅瑜,钟克勤.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美国对外贸易依的历史演变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5(5Z).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