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大众用电》
2006年第9期3-5,共3页
Popular Utilization of Electricity
同被引文献16
-
1杨大雄,陈雁.上海市峰谷分时电价特性及效益分析[J].华东电力,2005,33(11):20-23. 被引量:13
-
2田华,向阳.推广蓄冷空调技术 促进电力供需平衡[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8(3):28-30. 被引量:2
-
3季强,李志祥,徐仁武,周昭茂.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8(5):1-4. 被引量:19
-
4胡福年,汤玉东,邹云.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在江苏电网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06,34(9):16-18. 被引量:14
-
5曾鸣,田廓.节能减排须走中国特色低碳电力之路[N].中国电力报,2010-06-07(4). 被引量:4
-
6曾鸣 田廓.推广新能源 多些分散发电.能源,2008,(12):15-15. 被引量:1
-
7曾鸣,田廓,李娜.分布式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其评价模型研究[C]//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北京,2009:1-6. 被引量:2
-
8石伟.电力需求侧管理探析[J].供用电,2007,24(4):60-62. 被引量:3
-
9郭大建.河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9(6):59-60. 被引量:3
-
10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3):97-106. 被引量:406
二级引证文献18
-
1代红才,李琼慧,汪晓露.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5):18-23. 被引量:30
-
2雷振,韦钢,蔡阳,言大伟.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对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影响[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6):25-30. 被引量:18
-
3高培明,侯新华.智能化发展给电网带来的风险与防控对策[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7):60-66. 被引量:3
-
4李梅.淮南市居民分时电价实施效果分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13(1):28-31. 被引量:3
-
5汪亚平,闫培丽,陈立,张健,任妍,张新洁.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技术与经济对比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8):24-26. 被引量:10
-
6方彤,王乾坤,周原冰.电池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评价及发展建议[J].能源技术经济,2011,23(11):32-36. 被引量:28
-
7韩慧芝,王世明.需求侧管理下绿色照明节电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3):198-201. 被引量:5
-
8王冰,张婷,何永秀,张娜,董振,刘丙瑞.居民智能用电态度分析——以银川地区为例[J].现代电力,2012,29(4):89-94.
-
9曾鸣,李红林,薛松,曾博,王致杰.系统安全背景下未来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印度大停电事故深层次原因分析及对中国电力工业的启示[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32(25):175-181. 被引量:70
-
10于从宝,吴成然,陈华浩.淮南市城网居民分时电价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J].科技信息,2012(30):52-53.
-
1余耀南.中国应先开发哪一级更高输电电压[J].电网技术,1996,20(11):65-67. 被引量:2
-
2白洋.节能小助手[J].现代家电,2011(2):118-118.
-
3中国已成世界第4风电大国[J].能源与环境,2009(6):107-107.
-
4农辕.市场化电改背后的隐患[J].广西电业,2013(11):84-85.
-
5戚国彬.美国的需方管理技术(DSM)[J].供用电,1991,8(3):53-55.
-
6吴艳宾.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实施对策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6):105-105.
-
7程俊航.电力需求侧管理及其应用分析[J].机电信息,2013(36):172-173. 被引量:1
-
8翟光明.风能——最具前景的可再生能源[J].可再生能源,2005,23(4):53-53.
-
9哈郑工程再次刷新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新纪录[J].电器工业,2014(3):5-5.
-
10韦木.2004夏季家电主题——节能电器(下)[J].家电大视野,2004(8):82-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