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粮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20,共6页
Cereals and Oils Processing
同被引文献43
-
1韩东海,鲁超,刘毅.纯牛奶、还原奶、掺假奶、牛奶新鲜度的近红外检测[J].中国供销商情(乳业导刊),2006(4):39-41. 被引量:32
-
2王多加,林纯忠,钟娇娥.近红外光谱法非破坏快速检测生菜中硝酸盐含量[J].食品科学,2004,25(10):239-241. 被引量:15
-
3吕丽娜,张玥,周定文.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分析牛奶成分[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2004,37(12):1093-1096. 被引量:25
-
4肖璞,孙素琴,周群,王晶,吴方迪.不同厂家葡萄酒的红外光谱无损快速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4,24(11):1352-1354. 被引量:20
-
5芮玉奎,罗云波,黄昆仑,王为民,张录达.近红外光谱在转基因玉米检测识别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10):1581-1583. 被引量:46
-
6金同铭.苹果中主要糖类的非破坏分析[J].食品科学,1996,17(2):60-64. 被引量:12
-
7李勇,魏益民,张波,严衍禄.近红外水分稳健分析模型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25(12):1963-1967. 被引量:19
-
8张小宇.肉类无损检测新技术[J].肉类研究,2006,20(3):1-3. 被引量:6
-
9王秀荣,廖红,何勇,邱丽娟,严小龙.不同大豆种质材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7(3):9-11. 被引量:7
-
10白琪林,陈绍江,严衍禄,朱雨杰,戴景瑞.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青贮玉米品质性状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7):1346-1351. 被引量:35
二级引证文献20
-
1韦玮,黄尚廉,陈伟民,王宁,张洁,朱永.一种基于MEMS光栅光调制器的近红外光谱探测系统[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3):846-850. 被引量:2
-
2柳颂贤,韩莹,张永耀.浅谈近红外光谱对毓婷等三个品种的真假快速鉴别[J].北方药学,2011,8(6):1-3. 被引量:1
-
3宣伟,王军,汪秀月,张淮光.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1,25(9):47-51. 被引量:20
-
4赵红波,谭红,史会兵,刘勇,何锦林.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猪肉和牛肉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6):151-155. 被引量:21
-
5王家林,张颖,于秦峰.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建立妙府老酒酒精度和总酸模型[J].中国酿造,2011,30(11):168-170. 被引量:3
-
6王昀,孟庆华.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药物崩解时限应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1,23(12):69-71. 被引量:4
-
7林洪,李萌.工业化养殖鲆鲽类质量安全管理与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2,2(1):58-61.
-
8石磊,王旭峰,邓丹雯,耿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00-11102. 被引量:6
-
9廖金燕,王锡耀,秦学礼,傅祝萍,夏天,王文青.基于HACCP构建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43-11845. 被引量:9
-
10李文钊,陈晓楠,王波,郭毅,杜仕国,闫军.模拟海岛环境中弹药元件锈蚀产物红外光谱分析[J].腐蚀与防护,2013,34(3):236-238. 被引量:4
-
1Susanne Knuth.让取药更便捷新包装方案可以明显改进患者取药的便捷性[J].流程工业,2010(3):26-27.
-
2海天集团推出独特的瓶盖设计[J].包装财智,2012(1):52-52.
-
3周永治.酶制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8,25(1):26-28. 被引量:1
-
4吴楠.速冻食品的安全与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7):284-284. 被引量:2
-
5唐黎标.速冻食品的安全与质量控制探析[J].粮食流通技术,2014(6):38-40.
-
6黄晶晶.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15(11):14-15.
-
7鲁红军,张燕婉.食品风味分析技术(上)[J].肉类研究,1993,7(2):32-37.
-
8梁军.麦麸保鲜面的生产与保鲜技术[J].农产品加工,2014(7):42-43.
-
9调味品新卫生标准将于2009年报批[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9,35(1):43-43.
-
10别同玉,许加生,别同德.我国抗性淀粉制备工艺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1(5):34-38.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