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同被引文献10
-
1陈先初.从三三制看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J].求索,2005(10):188-192. 被引量:8
-
2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3张树桐.我国多党合作的历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4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5浦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6张树桐.我国多党合作的历程[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7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
8刘锦理.从“三三制”政权看今天的多党合作制度[J].世纪桥,2009(1):21-22. 被引量:2
-
9何虹.“三三制”政权形式对形成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影响[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10-12. 被引量:2
-
10何虹.论“三三制”原则在新时期政党制度中的体现[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2):38-40. 被引量:4
-
1侯宗源.“一国两制”与传统法律本质理论的再认识[J].河北法学,1998,16(5):29-32. 被引量:2
-
2孙显元.论民主党派的性质[J].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9,5(3):48-52.
-
3我国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J].四川统一战线,2014,0(10):20-20.
-
4施泽.社会主义改革为什么不能走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J].党政论坛,1990(12):36-38.
-
5任弼时.为什么要作出增强党性的决定[J].刊授党校,2015,0(4):58-59.
-
6李达理.对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审视[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2):123-125. 被引量:2
-
7王子彤,赵春霞,王伟.论哲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转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旬),2008(7):47-48.
-
8马晓春.民主党派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确立[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36-39.
-
9袁晓静.从“瑞典模式”看西方阶级合作的演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74-75.
-
10魏力.试论瑞典的“妥协政治”问题[J].欧洲研究,1988,10(3):18-2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