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风病发病第7天证候要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马斌
高颖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4-496,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计划
2003CB517102)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中药材标准及相关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资助(2001DEA20010)
关键词
中风病
证候要素
辨证方法新体系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43
同被引文献
168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74
参考文献
3
1
郭蕾,王永炎,张志斌.
关于证候概念的诠释[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5-8.
被引量:303
2
王永炎.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
.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被引量:238
3
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被引量:158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韦黎.
證、证、症、候的沿革和证候定义的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6,11(2):4-9.
被引量:35
2
张枢明.
证的研究专家谈[J]
.中医杂志,1996,37(7):430-434.
被引量:18
3
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被引量:2
4
[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1.
被引量:1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的临床验证报告[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7-59.
被引量:2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被引量:293
7
赵国平.
证与证候异同论[J]
.山西中医,1990,6(2):6-7.
被引量:10
8
王忠,王安民,鞠大宏.
“毒邪致络病”与证候及基因组关系的探讨[J]
.中医杂志,2000,41(8):500-501.
被引量:35
9
干祖望.
病、症、证三字必须区别[J]
.医古文知识,1995,12(4):27-29.
被引量:8
10
张志斌,王永炎.
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1-5.
被引量:251
共引文献
643
1
方格,谈宇权,范星宇,胡思远,王菲,陈家旭,李先涛,胡志希.
建立胃肠气滞证诊断量表的评价体系[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10):3377-3383.
2
王舒月,赵宗江,张新雪,严祖桢,张燕,张志梅,焦婷婷,吴琪,刘运华,王思童,张新江,周楷栋.
基于因子分析的558例肾阳虚证人群的证候量化分析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7):2304-2312.
被引量:1
3
李倩,杨小波.
中医证候的诊断属性及诊断模式解析——以湿证为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6):2230-2236.
被引量:1
4
王靖怡,高嘉良,王阶.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概述[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160-2164.
被引量:13
5
林月洁,张培彤.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我国近十年放射性肺炎中医证候、治法、用药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7):44-48.
被引量:9
6
刘妍彤,任爽,曹奇,张杰.
基于代谢组学“痰湿证”识别模式[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1-4.
被引量:8
7
张蓉.
基于现代文献的鼻-鼻窦炎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研究[J]
.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2019(4):53-57.
被引量:2
8
胡珊珊,杨立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中医证素学研究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5):167-168.
9
刘辉,王猛,于涛.
近10年来中国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概况[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0):199-203.
10
郑香春,刘金民.
癫痫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析[J]
.中医药学报,2008,36(1):1-6.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68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被引量:1834
2
林建雄,冯晔,陈建霖,张寓智,林鑫烈,李科宏,马成珉,张禾坤.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被引量:37
3
郭蕾,王永炎,张俊龙,高思华,张志斌.
关于证候因素的讨论[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7):643-644.
被引量:37
4
林建雄,冯晔,高颖,陈建霖,张寓智,马成珉,张禾坤,李俊霖,李佳琳,刘祥仁,林信光.
中风病急性期火热证与西医诊察指标相关性研究[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5):77-80.
被引量:13
5
杨洪军,赵亚丽,刘艳骄,西广成,吕冬梅,冯成强,王永炎,戴汝为,黄璐琦.
“熵”在中医方证研究中的运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9):16-19.
被引量:26
6
王永炎.
完善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建议[J]
.中医杂志,2004,45(10):729-731.
被引量:238
7
朱文锋.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38-39.
被引量:299
8
朱文锋,张华敏.
“证素”的基本特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1):17-18.
被引量:257
9
覃绍莹,金武明,蔡树昆,肖建华,郭维扬,张学霖,高云轩,颜丽,闵向东.
个旧市城区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1993,6(1):35-38.
被引量:5
10
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被引量:158
引证文献
16
1
皮立宏,陈弋,吴智兵.
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不同时间点单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4-17.
被引量:6
2
马斌,高颖.
中风病发病第7天和第14天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初步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61-1563.
被引量:37
3
郑志新,马斌,高颖.
最优尺度分析在缺血性中风病舌象提取中的应用初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2):99-101.
被引量:8
4
吴东宁,张明雪.
冠心病证候要素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491-493.
被引量:2
5
孙晓伟,王阶.
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104-105.
被引量:6
6
郑志新,马斌,高颖.
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中风病证候要素的初步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72-1475.
被引量:2
7
高振忠,宋立公.
柴胡龙牡胶囊治疗急性中风后失眠[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3):91-92.
被引量:3
8
王平平,高颖,张扬,马斌.
缺血性中风不同时点单证候动态演变与预后关系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325-1327.
被引量:12
9
宿成君,任瑞梅,宋立公.
柴胡龙牡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失眠[J]
.光明中医,2013,28(5):943-944.
被引量:6
10
贾爱明,胡文梅,张红,刘耘,谭婧,刁凤声.
62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体质与证候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6):14-16.
被引量:32
二级引证文献
174
1
迟显苏,魏竞竞,刘红喜,刘悦,郭春莉,张允岭,梁晓.
基于“治未病”理论从瘀毒微观指标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9):43-47.
被引量:3
2
皮立宏,陈弋,吴智兵.
rt-PA干预后缺血性中风不同时间点单证候动态演变规律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14-17.
被引量:6
3
吴婧,张志辰,李中浩,刘冲冲,董笑克,刘金民.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中医证候要素演变[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74-78.
被引量:28
4
章正祥,黄春华,曹克刚,范吉平.
中风病发病14天证候要素的时间分布临床研究[J]
.中医研究,2007,20(11):26-28.
被引量:6
5
薄敏敏.
中医“证素”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90-1491.
被引量:9
6
张会娜,刘卫红,李萍.
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概况[J]
.北京中医药,2009,28(5):396-397.
被引量:2
7
汤艳莉,王阶.
证候要素理论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97-99.
被引量:6
8
孙建春,潘涛.
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双源CT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3):338-340.
9
靳冬.
证候要素的提出及应用近况[J]
.光明中医,2010,25(2):339-340.
被引量:3
10
孙晓伟,王阶.
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2):104-105.
被引量:6
1
李军,王阶.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的5099例文献病例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926-927.
被引量:79
2
双源,燕平.
正交试验设计在针灸量化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2):60-62.
被引量:1
3
张志斌,王永炎.
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被引量:158
4
郑志新,马斌,高颖.
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中风病证候要素的初步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72-1475.
被引量:2
5
常存库.
中医文化:它的思想、理论和技术[J]
.中医药学报,2009,37(4):3-8.
被引量:7
6
汤艳莉,王阶.
证候要素理论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97-99.
被引量:6
7
高颖.
关于构建中医临床评价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4):256-258.
被引量:23
8
申学永.
经方辨治鼻炎的应用体会[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7):152-153.
被引量:1
9
相聪坤,宿树兰,关胜江,黄怀鹏,王巧,安福丽,陈迎春,吴海燕,朱珊.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马勃药材中麦角甾醇[J]
.中草药,2016,47(8):1397-1400.
被引量:13
10
王庆国.
以血瘀证为切入点进行中医证候规范及其生物学基础的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5):5-10.
被引量:29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6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