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53-55,共3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27
-
1万广华,张茵,牛建高.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36(11):35-44. 被引量:513
-
2王小广.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点”[J].中国金融,2005(21):23-25. 被引量:4
-
3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1):4-14. 被引量:76
-
4闫小娜.全球经济失衡与美元的地位[J].中国金融,2006(16):64-66. 被引量:2
-
5国经文.采取综合措施缓解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压力[J].中国金融,2006(20):65-66. 被引量:2
-
6刘成相,李晓文.当前宏观调控中应关注的两大问题[J].中国金融,2006(23):60-61. 被引量:2
-
7王远鸿.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问题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27(10):5-10. 被引量:11
-
8王弟海,龚六堂.增长经济中的消费和储蓄——兼论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J].金融研究,2007(12A):1-16. 被引量:80
-
9邹卫星,房林.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投资消费失衡?[J].管理世界,2008,24(12):32-42. 被引量:32
-
10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8-82. 被引量:310
二级引证文献4
-
1赵昕,高楠,丁黎黎.外汇衍生工具使用与企业价值——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金融论坛,2019,0(10):48-59. 被引量:2
-
2谢非,刘超.人民币汇率失衡对我国汽车产业进出口贸易影响研究[J].重庆社会科学,2020,0(3):51-67. 被引量:3
-
3许悦雷.日美博弈背景下日元升值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分析[J].日本研究,2022(4):48-57. 被引量:1
-
4李朋林,唐珺.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商品贸易相关性实证研究——基于2006年—2018年中美商品贸易的经验数据[J].投资研究,2018,0(10):21-30. 被引量:2
-
1刘倩,任泽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之辩[J].中国外资,2010(18):268-270.
-
2徐秋玲.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背后是什么?[J].消费导刊,2008,0(13):82-82. 被引量:2
-
3刘文俊.国际收支问题分析[J].市场周刊,2008,21(7):120-121.
-
4郭红蕾,赵俊燕.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内外部平衡问题[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9(8):15-19. 被引量:2
-
5王晓杰,赵俊燕.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统计分析[J].亚太经济,2009(5):91-96. 被引量:1
-
6郭红蕾,赵俊燕.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研究[J].辽宁经济统计,2009(8):4-8.
-
7相天东.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联系机制与治理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8,24(2):34-37. 被引量:1
-
8刘博.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的影响关系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26):134-135.
-
9周任.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J].新远见,2010(12):84-92. 被引量:1
-
10杨嫩晓.从《资本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看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失衡[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2):70-7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