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产品市场》
2006年第26期46-48,共3页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同被引文献17
-
1马云甫,杨军.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的必要性、原则与模式[J].农村经济,2005(2):109-111. 被引量:16
-
2魏国辰.对北京市建立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的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5,19(6):16-19. 被引量:8
-
3吴干冰,陈本新.日本、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考察报告[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5,5(4):25-28. 被引量:5
-
4夏春玉.辽宁省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与市场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2005(74):34-48. 被引量:12
-
5董晓霞,毕翔,胡定寰.中国城市农产品零售市场变迁及其对农户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6(2):87-90. 被引量:18
-
6徐柏园.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7(3):7-12. 被引量:31
-
7王登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北方经济,2007(7):9-11. 被引量:7
-
8丁建吾.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亟待立法和政策扶持[J].中国改革,2007(8):70-72. 被引量:4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被引量:4
-
10胡学庆.“通道费”的界定、合理性及利弊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8,20(8):50-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46
-
1周向阳,赵一夫.台湾生鲜农产品在大陆流通的模式与创新思考[J].台湾农业探索,2013(5):22-25. 被引量:2
-
2刘刚.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变动力机制及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33-37. 被引量:46
-
3唐永钟.基于台湾地区农产品流通经验下的漳州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优化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1):110-111. 被引量:2
-
4戴俊玉,黄和亮,陈耀庭.不同零售环节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比较——以农贸市场和超市为例[J].商业时代,2014(12):20-21. 被引量:8
-
5刘秋民.浙江舟山鲜活海产品流通模式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14,32(3):70-75. 被引量:3
-
6王杜春,宿红日.黑龙江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演变能力的定量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267-270. 被引量:3
-
7陈耀庭,戴俊玉.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流通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基于漳州香蕉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28(10):121-128. 被引量:8
-
8王文君.消费者蔬莱终端消费行为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商情,2014,0(40):48-48.
-
9施玉梅.社区蔬果店产生的动因分析与经营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4(6):70-77.
-
10陈耀庭,戴俊玉,管曦.不同视角下的农产品流通效率测量与指标选择[J].商业时代,2014,0(33):24-25. 被引量:3
-
1何丽嘉.对湘潭“农家乐”发展的思考及对策建议[J].当代旅游(中旬刊),2013(2):133-133.
-
2王海永.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1):46-47. 被引量:2
-
3张建杰,张改清.加入WTO与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217-219. 被引量:2
-
4袁楠.开化农特产品销售现状及发展对策[J].智富时代,2016,0(S2):37-38.
-
5万寿桥.农业市场化进程与供销社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1995,16(8):54-56.
-
6游根杰.各省农业精品聚京城参展团长寄语农交会[J].农产品市场,2005(37):4-7.
-
7张宁博.北京闽龙建材市场经销商访谈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42(8):12-15.
-
8刘静清.对国有粮企“主渠道”地位的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00(12):33-35.
-
9苗俊杰.国营商业的主渠道地位与主导作用[J].新疆经济研究,1990(3):21-24.
-
10陈克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如何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3,28(2):2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