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10
-
1李应博,周立,何建坤.协同创新服务视角下的中国大学创新能力转移[J].中国科技论坛,2007(2):21-25. 被引量:8
-
2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25(3):23-26. 被引量:90
-
3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戴鸣钟,译.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 被引量:6
-
4刘理晖,韩永宝.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7. 被引量:1
-
5哈肯.协同学引论[M].徐锡申,陈式刚,陈雅深,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260. 被引量:15
-
6张钢,陈劲,许庆瑞.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7,15(2):56-61. 被引量:104
-
7曾卫明.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自组织演化过程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30(1):96-100. 被引量:9
-
8孟琦,韩斌.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创新协同机制构建研究[J].商业研究,2009(7):36-39. 被引量:4
-
9陆萍,卜琳华.高校创新团队协同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95-100. 被引量:9
-
10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5):12-16. 被引量:77
二级引证文献5
-
1郑彤彤.用户创新的网络效应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3):81-84. 被引量:6
-
2张宝生,戴霜梅,陈浩,王晓明.创新研究群体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4,35(9):11-14. 被引量:2
-
3贺岚.协同创新模式下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探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4):94-99. 被引量:4
-
4郭菊英.构建县级督学责任区长效机制的理论支撑与策略[J].求索,2016(1):189-192. 被引量:4
-
5赵杨,谭道勋.用户参与可穿戴式设备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7(2):31-39. 被引量:3
-
1耿洪起.基层建设应着眼“三高”[J].中国石油石化,2008(6):73-74.
-
2河南省美景集团有限公司[J].城市开发,2014(1):88-88.
-
3标准化工作科学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J].交通标准化,2008(22):94-94.
-
4王琦,曲军.从HR入手,协助企业走向国际化[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24-25.
-
5杨建恒.煤矿安全工作要注重“六个转变”[J].科技信息,2012(23):410-410.
-
6张国义.关于把成县建成甘肃东部名县的探讨[J].甘肃农业,2012(11):14-16.
-
7唐勇.探讨高职院校powerpont教学方法[J].市场论坛,2009(12):81-82. 被引量:2
-
8孙宇雯.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34-135.
-
9严峻的经济情况反令企业因祸得福?[J].中国电子商情,2016(9):12-13.
-
10王军副部长:新会计准则从上市公司年报抓起[J].会计之友,2006(05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