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荀子思想的形上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荀子强调“化性起伪”,但并未否定人之命来自于天,也没有否定神的存在与有意志之天的存在;荀子一方面论述了“天人之分”,天与人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性,另一方面又阐述了主要以“礼”、“诚”来沟通天与人,也就是“天人之合”。荀子思想最终指向仍是“一”———“群居和一”之道。
作者
丁成际
机构地区
铜陵学院法政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6,共5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关键词
形上
天命
神
礼
天人观
分类号
B222.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上册,学生书局出版,1976年.第534页.
被引量:1
2
杨国荣著..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17.
3
北大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
被引量:2
4
罗光著..中国哲学思想史 先秦篇[M],1982:801.
5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9
1
刘建国.
近廿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民粹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争论[J]
.中州学刊,2006(6):158-161.
被引量:1
2
蔡明玲.
从汉匈关系的视域讨论胡笳在汉文化中的意义展演[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3(3):18-25.
被引量:4
3
余祖坤.
论苏轼的《史记》研究[J]
.史学史研究,2010(1):16-20.
被引量:3
4
王振华.
阴阳学说对《毛传》解《诗》的影响——兼论对《诗经》“讹言”一词的正确理解[J]
.文艺理论研究,2010(2):128-132.
被引量:1
5
万国崔.
荀子之“法先王”与“法后王”新论[J]
.船山学刊,2011(1):117-120.
被引量:1
6
邢曙光.
论《论语》中的自由思想[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29(6):52-54.
7
轩小杨.
中国乐论中情的本体论[J]
.文艺争鸣,2013(6):154-156.
8
尹荣方.
巡守之礼与“德”字的原初意义[J]
.汉字文化,2014(1):32-37.
被引量:4
9
王毓红.
在场的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西方诗学理论[J]
.宁夏社会科学,2002(1):101-107.
1
李峻岭.
“性朴”论与荀子思想[J]
.东岳论丛,2014,35(2):21-25.
被引量:3
2
赵兴余.
荀子人性论及其内在矛盾[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37-39.
3
李翔海.
从心性学说看荀子思想的学派归属[J]
.哲学研究,1998(10):58-63.
被引量:2
4
许伟,张琳.
从荀子与韩非子的性分看儒法分野[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50-52.
被引量:1
5
陈光连.
荀子分的思想探析[J]
.船山学刊,2010(4):143-145.
6
吕玉霞.
荀子“礼”之形上建构[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58-61.
7
黄明海.
浅析荀子性恶论[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7):126-126.
8
赵国付,陈光连.
论荀子分的思想[J]
.学术论坛,2009,32(11):4-7.
被引量:2
9
吴之声.
什么不是《性恶》的“性恶”——再读《荀子·性恶》札记[J]
.青年文学家,2013,0(23):35-35.
10
殷筱,高新民.
荀子的心、性与圣人可求论新探[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50-53.
被引量:1
人文杂志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