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民外交与学术研究: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基本活动及其工作重心的转移(1925-1933)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925年,太平洋国际学会被作为国民外交机关引介到中国,由于学会注重对于太平洋问题的研究,因而其中国分会承载了两重身份:它既是国民外交的推行者,又是学术研究的推动者和赞助人。然而随着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日关系的恶化,中国分会越来越感到在国民外交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学会囿于自身定位,在中日争端问题上不采取明确的立场,使得中国社会舆论对其日感失望,甚至中国分会出身于基督教青年会的领导者也对此类国际组织的作用产生了怀疑。而1929年后,分会的学术研究工作不断推进,学者在分会中的地位也随之逐渐突显,在学会会议上推重积极的国民外交姿态、出身于青年会的分会领导人的地位也渐渐被主张更为稳健的学者所取代。1931年后,中国分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这是由上述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 张静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23

  •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053. 被引量:70
  • 2梁启超 张枬 王忍之.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A].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C]第1卷上册[C].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6-34页. 被引量:8
  • 3论官僚外交与国民外交之别[J].外交报,(253). 被引量:1
  • 4论目前时局之危[J].东方杂志,(11). 被引量:1
  • 5论全国人对外之意见[J].东方杂志,(11). 被引量:1
  • 6论民气之关系于外交[J].东方杂志,(1). 被引量:1
  • 7论今后外交之大局[J].外交报,(227). 被引量:1
  • 8论民气与国家之关系[J].东方杂志,(6). 被引量:1
  • 9佩韦.论此后外交之方针[J].东方杂志,(2). 被引量:1
  • 10论排外当有预备[A].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C].北京:三联书店,196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4

同被引文献19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