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词汇变异的途径及其规范原则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每一次社会的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中每出现一个新的事物,总会在词汇中表现出来,引起词汇的变异。词汇变异的途径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复活,地域方言的南北对流,社会方言的相互渗透等,词汇的变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词汇规范带来了困难。在进行普通话词汇规范工作时,要遵循从俗从众原则、刚柔相济原则以及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原则。
作者
乐晋霞
机构地区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08-110,共3页
Journal of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变异
方言词语
规范原则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陈原著..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82.
2
戴昭铭.
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9(2):5-12.
被引量:27
3
王德春著..词汇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330.
4
邓景滨.
港澳粤方言新词探源[J]
.中国语文,1997(3):227-231.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施春宏.
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J]
.语言研究,1998(1):127-154.
被引量:25
2
周洪波.
新词语的预测[J]
.语言文字应用,1996(2):73-78.
被引量:32
3
戴昭铭.
规范语言学研究刍议[J]
.语文建设,1989(3):40-45.
被引量:8
4
戴昭铭.
“反规范”例析[J]
.语文建设,1993,0(11):17-19.
被引量:1
5
戴昭铭.
规范化——对语言变化的评价和抉择[J]
.语文建设,1986(6):13-21.
被引量:13
6
徐仲华.
滥用“推出”不可取[J]
.语文建设,1987(2):33-34.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2
1
杨州,张菊红.
现代汉语中词的问题[J]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68-70.
2
王鸿雁.
汉语网络语言变体探析[J]
.社科纵横,2005,20(2):156-158.
被引量:5
3
尹建学.
网络语言中的通假现象[J]
.芒种,2012(16):43-44.
4
王崇.
新文言小品语体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6):24-25.
5
邓军,段慧如.
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
.求索,2004(8):119-120.
被引量:12
6
段建平.
广州青年流行语扫描及其分析[J]
.青年研究,2001(2):38-41.
7
龚卫东.
英汉语篇中的语言变异及其文体功能[J]
.外语教学,2001,22(1):74-78.
被引量:14
8
施春宏.
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读后[J]
.汉语学习,2001(2):77-80.
被引量:2
9
刘传清,钟静.
试析现代汉语外来词[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3):56-60.
被引量:7
10
滕丽.
试论电视媒体语言的规范与发展[J]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64-6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阮畅.
语言变异研究综述[J]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1):77-79.
被引量:12
2
邢福义.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
.语言研究,1997(2):1-10.
被引量:207
3
陈琪宏.
语言变异和广告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6):66-70.
被引量:2
4
罗昕如.
湖南方言词语的构词理据及文化内涵研究[J]
.语言研究,2000,20(2):77-89.
被引量:20
5
马敬芳.
佛教语汇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与变异[J]
.青海民族研究,2005,16(2):110-112.
被引量:4
6
江南,丁洁琼.
论商标语言的变异性[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4):58-62.
被引量:3
7
罗昕如,吴永存.
从词汇看湘语与西南官话的关系[J]
.船山学刊,2006(3):99-100.
被引量:4
8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被引量:40
9
彭婷.
湖南祁东方言中动态的表达[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9):73-74.
被引量:3
10
彭兰玉.
衡阳方言的程度表示法[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86-9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刘文灿.
云南省陇川县湖南祁东方言词汇的演变探究[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9(2):81-85.
2
俄英别力克,朱文华.
试探语言变异条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6):103-104.
3
彭莹.
试论语言变异现象[J]
.家教世界,2013,0(6X):263-264.
1
李德凤,胡牧.
当代翻译教学反思[J]
.教育科学文摘,2009,28(4):42-42.
2
徐丹.
词典从众从俗 不妨放慢些[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15,0(8):62-64.
3
陈燕芬.
感性与理性——构建语文课堂的重要元素[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5):149-150.
4
姚奎尧.
成语使用的从俗从众与规范[J]
.阅读与写作,2002(4):31-32.
被引量:1
5
骆海辉.
李白诗歌词汇文化意义的解读与翻译[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2):4-10.
被引量:5
6
邢文君.
再论“何でも”和“何も”[J]
.学周刊(上旬),2015(2):11-12.
7
刘慧玲.
坚持“从俗从众”原则规范“太阳”“因为”的普通话读音[J]
.宿州学院学报,2016,31(5):44-46.
8
唐玉环.
“暴”类词语的语义交融现象探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4(9):61-65.
9
马学敏.
也谈姓氏“纪”的读音[J]
.语文建设,1993,0(8):13-14.
被引量:1
10
文艺.
浅谈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J]
.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3):174-174.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