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化应加强理论建设——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读后
被引量:2
出处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77-80,共4页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参考文献10
-
1施春宏.语言调节与语言变异(上)[J].语文建设,1999,0(4). 被引量:17
-
2戴昭铭.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1999(2):5-12. 被引量:27
-
3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规则本位和语用本位[J].语文建设,1999,0(1):43-49. 被引量:22
-
4施春宏.现代汉语规范评议失误研究[J].语言研究,1998(1):127-154. 被引量:25
-
5E.Haugen,林书武.语言学与语言规划[J].当代语言学,1984(3):41-53. 被引量:30
-
6吕冀平主编..当前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474.
-
7戴昭铭著..规范语言学探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30.
-
8于根元著..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M].上海:书海出版社,1996:444.
-
9于根元著..新时期的推广普通话工作[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0:119.
-
10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 第2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337.
共引文献103
-
1杨州,张菊红.现代汉语中词的问题[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68-70.
-
2王鸿雁.汉语网络语言变体探析[J].社科纵横,2005,20(2):156-158. 被引量:5
-
3王辉.西方语言规划观的演变及启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204-208. 被引量:8
-
4郭熙.语言规划的动因与效果——基于近百年中国语言规划实践的认识[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34-40. 被引量:9
-
5戴昭铭.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1999(2):5-12. 被引量:27
-
6尹建学.网络语言中的通假现象[J].芒种,2012(16):43-44.
-
7王崇.新文言小品语体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6):24-25.
-
8柯平.语言规划(一)[J].语文建设,1991,0(7):39-42. 被引量:4
-
9邓军,段慧如.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119-120. 被引量:12
-
10施春宏.试论语义关系对异体词显隐和使用的制约[J].语言文字应用,2001(1):60-7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11
-
1戴昭铭.语言功能和可能规范[J].语言文字应用,1999(2):5-12. 被引量:27
-
2戴昭铭.论语言规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8(1):40-45. 被引量:3
-
3胡壮麟.语言规划[J].语言文字应用,1993(2):11-20. 被引量:29
-
4曹德和.从“随心所浴”谈汉语规范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2(1):67-70. 被引量:2
-
5张志公.文学·风格·语言规范[J].语文建设,1992(6):21-23. 被引量:6
-
6戴昭铭.语言习惯、约定俗成和语言描写——答《发展链》作者[J].语文建设,1992(4):21-25. 被引量:6
-
7廖美珍.“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下)——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J].修辞学习,2005(4):5-11. 被引量:48
-
8李润新.关于文学语言规范化问题[J].语文建设,1993,0(2):21-23. 被引量:1
-
9李晋霞.论“语法规范”的领域性、动态性、谨慎性与着力点[J].修辞学习,2004(2):7-12. 被引量:5
-
10沈家煊.规范工作和词典编撰[J].语言文字应用,2004(2):29-31.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5
-
1黄庆丰,吉凯利.网络语言对应用文写作的影响[J].新闻知识,2023(3):87-92.
-
2曹德和.敏锐率真 包容务实——程祥徽先生社会语言学观点述评[J].社会科学论坛,2012(2):122-137. 被引量:2
-
3徐国珍,朱磊.话语视角下“副+名”组合的运作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4(2):57-62.
-
4黎洪,曹德和.平行句式衔接功能及其成因暨语用原则——从朱德熙的一个重要观点说开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5):638-643.
-
5梁永红.建国以来我国语言规范观的演进[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6):117-122.
-
1李龙.第40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在哈尔滨举行[J].语言科学,2007,6(6):99-99.
-
2申修言.应该重视作为口语体的口语教学[J].汉语学习,1996(3):39-42. 被引量:18
-
3林春姬.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J].吉林教育(教研),2009(4):20-20.
-
4黄勇斌.改变你生活的三样事物[J].开心学英语(中学版),2009(2):13-14.
-
5吴国良.WANT用法译评[J].上海科技翻译,2000(2):47-48.
-
6廉殿勇.“土”的掉渣的美——以东北方言为例浅谈方言与文化的关系[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6):202-202.
-
7赖红宇.读戴昭铭先生的《文化语言学导论》[J].和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04,24(1):42-42.
-
8张立坤,鲍德媛.母语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教学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2):113-115. 被引量:9
-
9游汝杰.愿文化语言学走向成熟──评戴昭铭著《文化语言学导论》[J].语文研究,1998(3):16-17.
-
10杨天慧.扬州方言核心词的新老变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26(11):9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