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源富营养化及藻类控制技术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叙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概况,概要阐述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介绍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控制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技术。
作者
孙大朋
张祖陆
梁春玲
机构地区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Energy and Environment
关键词
水源水体
富营养化
藻类
控制技术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93
同被引文献
251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参考文献
5
1
吴振斌,陈辉蓉,雷腊梅,宋立荣,付贵萍,金建明,贺锋,何振荣.
人工湿地系统去除藻毒素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9(2):242-247.
被引量:83
2
李雪梅,杨中艺,简曙光,黄增贤,梁近光.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9(1):81-85.
被引量:91
3
郦和生.
循环冷却水杀生技术的进展[J]
.工业水处理,1996,16(1):11-13.
被引量:15
4
尹澄清,兰智文,金维根.
围隔中水华控制实验[J]
.环境科学学报,1989,9(1):95-99.
被引量:12
5
王家玲主编..环境微生物学 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53.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项成林.
二氧化氯及在有氨的循环水中的杀菌试验[J]
.净水技术,1994,12(1):7-12.
被引量:6
2
韩应琳.
溴类杀菌灭藻剂的研究现状[J]
.工业水处理,1995,15(2):5-8.
被引量:16
3
吴留松,李振高,潘映华,吴胜春,俞慎.
有效微生物群(EM)对几种作物的增产效应[J]
.土壤,1995,27(4):219-221.
被引量:19
4
纪永亮,林明鹤.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进展[J]
.工业水处理,1990,10(1):3-7.
被引量:19
5
徐寿昌.
近年来冷却水处理药剂的发展趋势[J]
.工业水处理,1990,10(2):3-6.
被引量:4
6
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二编辑室,环境保护国家标准汇编,1995年
被引量:1
7
《全国主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研究》课,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第2版),1990年
被引量:1
8
金相灿,中国湖泊富营养化,1990年
被引量:1
9
刘魁元.国外文摘[J]工业水处理,1988(02).
被引量:1
10
黄志平,尹彦,刘敏,黄中校,杨小英,苏玉林.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研究进展[J]
.体育科技,2011,32(4):52-58.
被引量:53
共引文献
193
1
麻丽华,向军.
微囊藻毒素的检测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11):930-932.
被引量:1
2
吴定心,杨文静,柯雪佳,张东晓,李程亮,梁运祥.
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控制水华的治理工程试验[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7):150-154.
被引量:17
3
罗胜铁.
新型高效杀菌剂——氯代异氰脲酸类产品的制备和应用[J]
.唐山学院学报,2002,15(3):70-74.
被引量:2
4
王平,吴晓芙,李科林,胡曰利.
有效微生物群(EM)抑藻效应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34-38.
被引量:18
5
杨光俊,郑正,王灿,倪利晓,周涛.
藻毒素的性质及其处理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4):101-103.
被引量:14
6
王全金,陈栋.
芦苇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4):1-5.
被引量:17
7
李寿泉,任秀莲.
利用基因工程菌修复富营养化水体[J]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27-30.
被引量:3
8
张兵之,吴振斌,徐光来.
人工湿地的发展概况和面临的问题[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26(B12):87-90.
被引量:37
9
李寒娥.
人工湿地系统在我国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4,5(7):9-12.
被引量:14
10
周栋,王瑟澜,杨云,魏宏斌.
景观水体“水华”防治措施[J]
.净水技术,2004,23(5):28-31.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51
1
雷阿林,叶闽,彭盛华.
河流“水华”综合控制技术[J]
.中国水利,2003(18):32-33.
被引量:2
2
金晨钟,刘桂英,王朝辉,陈勇.
乙酸铜对稻田水绵的防除效果[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5(4):9-10.
被引量:2
3
胡廷尖,王雨辰,陈丰刚,严力蛟,练青平,刘士力.
凤眼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6):47-51.
被引量:32
4
王平,吴晓芙,李科林,胡曰利.
应用有效微生物群(EM)处理富营养化源水试验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3):39-43.
被引量:41
5
胡宗达,周元清.
水华蓝藻毒素研究概述[J]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3):8-11.
被引量:14
6
范成新,张路,王建军,郑超海,高光,王苏民.
湖泊底泥疏浚对内源释放影响的过程与机理[J]
.科学通报,2004,49(15):1523-1528.
被引量:106
7
李正飞.
土法清除青苔小技巧[J]
.科学养鱼,2004,26(9):18-18.
被引量:1
8
张贵锋.
水绵发生原因分析与防除技术[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8):19-20.
被引量:10
9
李锋民,胡洪营.
大型水生植物浸出液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J]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11):18-21.
被引量:94
10
韩战士.
养殖池塘中青苔的清除新药——“杀青苔”[J]
.科学养鱼,2004,26(12):74-7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3
1
翁爱珍,陈俊鹏,陈润丽,杨婷婷,张有根,徐宗余,黄小威.
控藻剂对丝状藻类的药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22,35(6):122-128.
2
赵宇豪,姜广萌,张姚,王剑,徐永维,张珏靓,王亚宜.
正粒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西氿水的原位净化[J]
.给水排水,2019,45(S01):96-99.
被引量:1
3
税永红,杨景富,蒋悦.
景观水体富营养状况及水华防治技术研究[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8(6):40-43.
被引量:9
4
陈飞勇,刘凤丽,金峰,裴毅,藏小平,邢述强.
蓝藻的特征及其水华防治研究[J]
.人民长江,2008,39(2):69-70.
被引量:12
5
魏雅冬,佟德利,孙军德,田春晖,孙富余.
稻田青苔发生危害及防除技术研究进展[J]
.辽宁农业科学,2008(4):30-31.
被引量:11
6
王利平,杨显财,段松林,丁福圣,薛勇.
超声波/改性粘土工艺去除人工水体中的蓝藻[J]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9):44-46.
被引量:9
7
扶元广.
蓝藻治理中的博弈分析及对策建议[J]
.水资源保护,2008,24(6):108-111.
8
戴瑾瑾,陈德辉,高云芳,马庆.
蓝藻毒素的研究概况[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9,27(1):90-97.
被引量:20
9
胡传林,万成炎,吴生桂,丁庆秋,潘磊.
蓝藻水华的成因及其生态控制进展[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2):1471-1477.
被引量:44
10
万林,胡庆年,王浩.
水库水质安全保障对策研究——以长潭水库为例[J]
.中国环境管理,2011,3(1):47-5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翁爱珍,陈俊鹏,陈润丽,杨婷婷,张有根,徐宗余,黄小威.
控藻剂对丝状藻类的药效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水产学杂志,2022,35(6):122-128.
2
孙贻超,王为东,刘红磊,袁敏,邵晓龙,徐大勇.
景观水藻类培养试验研究[J]
.给水排水,2011,37(S1):10-14.
被引量:3
3
穆祥艳,黄慧,张发杰.
蓝藻水华防治技术研究综述[J]
.环境工程,2013,31(S1):83-85.
被引量:2
4
杨永涛.
国内淡水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其防治[J]
.济宁学院学报,2009,30(3):27-29.
被引量:7
5
余松敏,井芹宁,蔡耀宗,手岛秀司,朱守一.
喷射撞击式蓝藻处理装置的原理及其应用[J]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4):75-77.
被引量:3
6
刘凯.
以蓝藻为载体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316-316.
7
刘建秋,郑轶荣,付翠彦.
湖泊藻类的控制与治理[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F11):143-148.
被引量:1
8
陈前,杨春和,苏璐璐.
国内蓝藻治理中末端处置方法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027-18029.
被引量:8
9
L.P. Wang,L. Lu,X. Xu,Y.Z. Chen,N.Y. Gao.
Research on Algae Removal by Ultrasonic and Jet Combined Proces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0,4(3):21-24.
10
陆贻超,王国祥,李仁辉.
超声波和改性粘土集成技术在去除蓝藻水华上的应用[J]
.湖泊科学,2010,22(3):421-429.
被引量:19
1
杨文龙.
湖水藻类生长的控制技术[J]
.云南环境科学,1999,18(2):34-36.
被引量:9
2
周珺,程海涛.
水源水体溶解性机物(DOM)三维荧光特性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32):1-1.
被引量:2
3
罗家海,莫珠成,杨丹菁,章金鸿,廖庆强.
广州感潮河段西航道水源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素的研究[J]
.广州环境科学,2005,20(3):1-3.
被引量:1
4
方旭东,张茜.
饮用水中藻类污染及其控制技术[J]
.天津化工,2013,27(3):35-38.
被引量:8
5
姚国峰,汪海波.
水源水体中有害蓝藻水华的控制和去除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化工,2011,37(4):70-72.
6
刘坤,高廷耀,吴星五.
景观水体与污水回用中藻类控制技术的研究[J]
.给水排水,2004,30(9):115-115.
被引量:1
7
黄廷林,王堃,李娜,刘婷婷.
原位投菌技术修复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2012,6(7):2256-2260.
被引量:7
8
高博.
苯酚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评价[J]
.飞(素质教育),2013(8):45-49.
9
邓小林.
应用物理化学方法对油漆废水进行处理的研究[J]
.涂料技术,1990(3):38-42.
10
赵云霄.
超滤技术及其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7):96-97.
被引量:3
能源与环境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