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基础教育参考》
2006年第5期61-62,共2页
Basic Educ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23
-
1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1):129-132. 被引量:78
-
2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6(10):40-43. 被引量:227
-
3李源.是什么压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J].广西教育,2002,0(23):45-46. 被引量:3
-
4徐建平.学生“问题意识”形成障碍的微观因素分析与思考[J].政治课教学,2004(7):33-36. 被引量:5
-
5徐建平,黄桂平.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障碍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20(10):36-38. 被引量:5
-
6郭桦.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问题意识[J].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文科),2004(11):30-32. 被引量:3
-
7张英杰,李伟.试论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J].中国西部科技,2004,3(11):22-23. 被引量:3
-
8陈海燕.问题意识——走向成功的动力源[J].教书育人(大学频道),2005,0(1):73-74. 被引量:3
-
9郑招浩.谈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和保护[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5(8):25-26. 被引量:2
-
10梁福全.学生无问题意识成因摭谈[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52-53. 被引量:1
-
1朱国忠.教师的“假性成长”与问题意识的丢失[J].中国教师,2006(1):51-53. 被引量:6
-
2沉舟,毕淑敏.他没有问题了[J].初中生(阅青春),2010(7):29-29.
-
3张向华.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小学语文,2002,0(31):24-25.
-
4李莉.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创新学习[J].新教育(海南),2007(12):38-38.
-
5刘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0(12):54-56. 被引量:5
-
6张益营.利用相似构造二次函数求最值[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0(21):33-33.
-
7黄松海.创造始于问题[J].学语文(A版),2004(6):40-41.
-
8朱国忠.教师的“假性成长”与问题意识的强化──从罗素落伍说起[J].中小学管理,2006(2):34-35.
-
9付淑萍.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2):11-11. 被引量:1
-
10黄松海.创造始于问题——浅谈语文学习[J].初中生必读,2005(1):7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