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信用治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和谐,归根到底主要是官民之间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政府信用缺失已“凸显,”是党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当前,地方政府信用存在不少的问题,政府信用流失的情况较为突出。重构地方政府信用,促进社会和谐,已成为中国政府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
包兴荣
机构地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出处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Journal of The Nanning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
关键词
政府信用
和谐社会
地方政府管理
中国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6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7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高卫星.
试论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流失与重塑[J]
.中国行政管理,2005(7):62-65.
被引量:58
2
肖扬伟,刘祖云.
政府信用研究:背景、主题与视域[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3):62-66.
被引量:5
3
余逊达.
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J]
.浙江社会科学,2005(3):34-36.
被引量:27
4
唐铁汉.
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J]
.中国行政管理,2005(3):8-10.
被引量:194
5
肖金明.
行政许可法制与开放政府、信用政府[J]
.中国行政管理,2005(2):91-95.
被引量:5
6
范柏乃.
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实证调查[J]
.党政干部学刊,2005(1):33-35.
被引量:17
7
钟万荣.
要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的信用建设[J]
.理论前沿,2004(16):44-45.
被引量:2
8
莫吉武著..当代中国政治监督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89.
二级参考文献
26
1
刘军.
解读邓小平的政府信用观[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14-16.
被引量:2
2
李晓玲.
政府信用建设途径初探[J]
.党政干部学刊,2003(12):18-19.
被引量:1
3
陈宇海.
政府诚信的社会学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110-112.
被引量:7
4
迈克尔·罗斯金 罗伯特·科德 林震 王锋.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96.195.
被引量:66
5
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1页.
被引量:2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32页.
被引量:1
7
阿尔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章至第10章.
被引量:1
8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7.
被引量:28
9
魏昕.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2003.
被引量:1
10
高洪涛.
政府信用:构建信用社会的保障[J]
.决策探索,2002(11):8-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70
1
孟庆国,崔萌,吴晶妹,张楠.
政府公信力的伦理解释与建构——数字治理价值实现的基础理论[J]
.中国行政管理,2021(2):14-20.
被引量:18
2
杨林凯.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公信力建构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0(3):44-50.
被引量:3
3
江蓉.
政府公信力:内涵、测度与提升路径[J]
.西部发展研究,2020(2):152-167.
被引量:1
4
齐兰.
加强党内建设对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正向功能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6):211-212.
5
王茜,张子礼.
理念·制度·行为——政府公信力的三要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S1):13-15.
被引量:8
6
雷振文.
均衡利益秩序及其建构[J]
.岭南学刊,2008(1):50-52.
7
朱翠斓.
政府公信力与公共政策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4-15.
被引量:5
8
江正平,裴晓勇.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定的理论思考[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207-209.
被引量:3
9
张帆.
政府公信力问题探究[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38-42.
被引量:11
10
魏秀兰.
收入分配对利益和谐的影响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10):88-89.
1
包兴荣.
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中国地方政府信用重构[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1):52-57.
被引量:2
2
何志扬,熊莉萍.
当前我国政府信用建设刍议[J]
.理论界,2005(9):165-166.
被引量:1
3
黄登攀.
政府信用治理[J]
.行政论坛,2004,11(1):34-35.
4
包兴荣.
政府信用治理与政治文明建设刍议[J]
.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5(6):20-25.
5
潘其胜.
对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制度分析[J]
.温州论坛,2003(4):60-62.
6
包兴荣,牛存勇.
和谐社会构建与地方政府信用治理[J]
.新疆社科论坛,2006(1):12-17.
被引量:5
7
地方政府信用面临严重的危机[J]
.中国市场,2001(12):10-10.
8
尤扬.
加强地方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3):34-36.
被引量:1
9
李旭光,焦飞舟.
关于强化政府信用的思考[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1):40-42.
10
杨维荣,毕霞.
从委托代理角度看政府信用[J]
.前沿,2004(6):96-98.
被引量:1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