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5-306,共2页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3
-
1赵淑明,成秀梅,张风华,姚晓光.中医院校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8,23(1):45-46. 被引量:2
-
2唐蜀华.关于“中西医结合”若干问题的思考(下)[J].江苏中医,2000,21(4):1-3. 被引量:5
-
3孙仁山,伍津津,鲁元刚,雷霞,杨亚东,周金铃,彭朝霞.基于网络平台的皮肤病PBL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111-11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4
-
1谭展望,雷磊.中医临床教学中的中西医结合思路——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2,18(7):131-133. 被引量:3
-
2杨胜兰,薛卡明,黄璐,吴嫣然.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教育,2012,31(5):71-72. 被引量:1
-
3杨恩品,廖承成,王丽芬.建构主义理论与中医外科教学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0):9-10. 被引量:5
-
4林丰兰,陈桂铭,王维铭,施婧瑶.一体化教学法在临床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9(3):54-56. 被引量:3
-
1贺菊乔,陈其华.全国统编六版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内容设置浅见[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5(S1):62-62.
-
2徐伟祥,张凌凌.《中医外科学》PBL教学法实践与探索反思[J].甘肃中医,2009,22(11):52-53. 被引量:6
-
3张书信,张燕生.六版《中医外科学》教材部分内容的商榷[J].中医教育,1998,17(5):53-54.
-
4朱红娥,邵连冬.对青光眼患者的门诊健康教育体会[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5,12(2):75-76.
-
5黄丁平.浅谈多媒体教学在《中医外科学》教学中应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2):98-99.
-
6任志刚,张亚增,程海明,林培华,董川.粉笔尘对教师健康危害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89-189. 被引量:28
-
7高民,刘必成,李艳志,李洁.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S2):171-172. 被引量:2
-
8郝平生,杨川,杨剑,朱晓燕,郭静.《中医外科学》七年制教学过程的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3):8-9. 被引量:2
-
9沈雁,刘华生,张华敏,郑杨,林晓峰,曹洪欣(指导).中医诊断学教学课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8):19-19.
-
10董志中.对肺心病的几点认识[J].吉林中医药,1989,9(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