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黄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银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金银花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24-1.20μg,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0.42%(n=6)。结论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 能有效控制银黄颗粒的质量。
作者
宣铁锋
机构地区
浙江亚东制药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5期52-53,共2页
China Pharmaceuticals
关键词
银黄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0年版 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637.
2
苗明三,李振国主编..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9.
同被引文献
64
1
葛建华,龚旭东,李伟红,周谧.
从5批金银花的检验谈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完善[J]
.西北药学杂志,2004,19(4):164-165.
被引量:4
2
潘馨.
高效液相法测定银黄胶囊中绿原酸及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6):493-495.
被引量:18
3
李宇清,刘劲松.
HPLC测定银黄颗粒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5):45-47.
被引量:9
4
魏雪芳,陈杰,李卓明.
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中成药,2004,26(11):900-904.
被引量:22
5
吕元琦,邬春华,袁倬斌.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清开灵口服液和银黄片中的黄芩甙和绿原酸[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06,42(5):337-338.
被引量:8
6
郑玉光,邓国兴,刘翠艳,李青娟.
高效液相色法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7):1195-1196.
被引量:7
7
刘永利,李冬梅,冯丽,刘铁钢.
RP-HPLC同时测定银黄胶囊中绿原酸与黄芩苷含量[J]
.中成药,2006,28(8):1142-1144.
被引量:29
8
王秋香,王颖,丁贵忠,李国勋,刘琪.
RP-HPLC法测定银黄胶囊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师,2007,10(1):48-49.
被引量:5
9
刘鹏翰,韦庚龙,潘声遣,陆来祥,黄志长.
感速康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
.中国药业,2007,16(2):38-39.
被引量:2
10
王彩芳,张楠,黄龙,程茜.
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4):27-28.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8
1
宋粉云,龚红全,林琳,彭子彦.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3):231-233.
被引量:13
2
丁芳林,彭书练.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含量[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4):38-40.
被引量:2
3
赵江红,李建红,高超旭,罗杰鹏,李连珍,王宪龄.
银黄颗粒的质量标准探讨[J]
.河南中医,2009,29(10):979-981.
被引量:2
4
庞兴寿,周颖.
银黄注射液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相关性研究[J]
.中国药事,2009,23(10):978-980.
被引量:3
5
张婷,美尔哈巴.热西提,林潇,解军波,张彦青.
HPLC-MS/MS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和黄芩苷[J]
.中草药,2012,43(4):711-713.
被引量:33
6
张军民,傅思武,赵晋,石晓峰.
复方抗感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3):68-70.
被引量:1
7
乔卫林,彭丽华,王慧玲,刘星云.
基于HPLC指纹图谱的不同产地金银花—银黄颗粒的质量评价[J]
.北方药学,2016,13(2):5-7.
被引量:2
8
刘玉梅,张家俊,冉斐,周孟,张玉杰.
银黄颗粒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2020,47(21):71-7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谢治森.
经典恒温法考察银黄胶囊的稳定性[J]
.海峡药学,2008,20(11):53-54.
被引量:1
2
崔力剑,黄芸,窦玉红.
肠胃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168-1169.
被引量:1
3
赵刚,杜玮,魏玉辉,姚小军,武新安.
银黄制剂的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J]
.中草药,2009,40(7):1053-1056.
被引量:10
4
杨慧文,王晓可,毋福海.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2):149-151.
被引量:6
5
王晓可,毋福海.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盐酸小檗碱和绿原酸[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3):86-89.
被引量:4
6
李玉珍,肖怀秋.
绿原酸分析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J]
.江苏调味副食品,2010,27(6):39-43.
被引量:5
7
冯丽,刘永利,李冬梅,袁浩.
银黄颗粒指纹图谱研究[J]
.中成药,2011,33(4):560-562.
被引量:5
8
刘君.
银黄胶囊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考察[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0):36-36.
9
杨世艳,何兵,张燕.
HPLC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7种有机酸及4种黄酮类成分[J]
.中草药,2013,44(3):301-304.
被引量:22
10
徐玫,袁琦,赵辉,李帆,呼晓雷,付颖颖,石国华,王晓明,张娜.
HPLC等度洗脱法同时测定银黄薄膜衣片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91-693.
被引量:6
1
魏清,康红英.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689-1690.
被引量:5
2
刘文丽.
HPLC法测定银黄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J]
.安徽医药,2007,11(8):711-712.
被引量:5
3
郑国平.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药业,2004,13(8):42-43.
被引量:8
4
宋亚芳,毛娜,杨红,武佳,姚金凤,苏春梅,谭桂莲,解云霞.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99-100.
被引量:7
5
于百富,陈辉.
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颗粒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J]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53-55.
被引量:1
6
周惠燕,陈珏.
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测定[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1):61-62.
被引量:10
7
张红锋,白艳军,蓝宇淑,王耀发.
中药金银花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107-110.
被引量:27
8
王建舫,杨舒,穆祥.
两种提取方法对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5).
被引量:7
9
俸婷婷,陈丽.
黔产金银花提取物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3):38-40.
被引量:1
10
陈红莲.
金银花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6):3086-3087.
被引量:16
中国药业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