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探索新的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使本科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容易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对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本文在介绍这一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型大学高素质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的思路与模式。
作者
颜进
张兵
张蕾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第4期68-70,共3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关键词
贯通式
本硕连读
培养模式
实践与思考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2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74
参考文献
3
1
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系列报告[R].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改革研究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1
2
颜进.
高层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强化班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05(3):34-36.
被引量:11
3
柳进,朱宁.
培养创新意识 挖掘创造潜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5):94-9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郑大钟,陈希.
MIT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18(3):60-66.
被引量:11
2
柳进,刘明珠,孙佰清.
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1):58-6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1
1
郭娟,姜琪.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科技信息,2008(26).
被引量:2
2
颜进,叶锡君,李俊龙.
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7(5):79-81.
被引量:3
3
张大超,杨军.
中国体育系统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队伍状况及对策[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35-43.
被引量:13
4
罗峦.
新时期高校农经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究[J]
.全国商情,2009(2):114-115.
被引量:7
5
刘辉,许慧.
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湖南农业大学“农经创新实验班”为例[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2):41-43.
被引量:11
6
郑海涛,魏法杰.
关于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创办实验班的思考——基于北航经管学院的实践[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5):117-120.
被引量:7
7
吴铁鹰,李舜酩,单斌.
大学工科培优班机制的尝试[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0(12):226-227.
8
柳虹,厉小军.
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13(24):9-15.
被引量:3
9
罗莎,刘浩源.
地方高校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
.学理论,2014(11):172-173.
被引量:2
10
裴斐.
高校创新实验班管理模式探析[J]
.电子制作,2014,22(22):114-115.
同被引文献
102
1
曲卫国,陈流芳.
“新文科”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教学改革?[J]
.当代外语研究,2020,0(1):14-25.
被引量:50
2
陈廷柱.
关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相衔接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7):32-34.
被引量:10
3
程凤春.
浅谈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关系──与何学秋同志商榷[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5):47-48.
被引量:9
4
金佩华,楼程富.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5):34-36.
被引量:13
5
王洪成,张佑林,王琳.
《工程图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设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26(5):71-73.
被引量:13
6
杨志坚.
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之五)——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问题与挑战[J]
.辽宁教育研究,2004(9):20-26.
被引量:17
7
张建林.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与研究性学习[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73-77.
被引量:61
8
徐艳丽,张建军.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别、特点及培育[J]
.高等农业教育,2005(2):81-83.
被引量:13
9
徐辉,季诚钧.
基于“四结合”的“多元、立体、开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05(2):22-23.
被引量:3
10
冯向东.
深化教学改革 建设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05(3):36-38.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19
1
马香丽,杨士同.
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新农人”培养的启示——基于教育部直属农林高校本科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量化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21(6):14-22.
被引量:2
2
耿莉,徐友龙,张瑞智.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半导体物理教学研究[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1):85-88.
被引量:12
3
纪洪广.
研究型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平台构筑模式探析[J]
.中国冶金教育,2006,11(4):56-57.
被引量:8
4
郭明,张金凤,廖中武.
研究生教育促进本科人才培养机制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9(6):66-71.
被引量:11
5
杨丽,何春雄.
“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100-104.
被引量:17
6
董丽敏,陈后金,周俞波.
通信工程专业本硕连读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
.教育探索,2011(1):90-93.
被引量:5
7
竹文坤,尤晓健,何学谦.
我国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4-15.
8
吴文涛,朱大勇,黄景荣,程晓红,张辉.
协同创新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J]
.高校教育管理,2013,7(6):20-23.
被引量:8
9
曹帅.
“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高校科技,2014(4):47-48.
被引量:4
10
吴文涛,朱大勇,黄景荣,程晓红,张辉.
协同创新实现“本-硕-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J]
.评价与管理,2014,12(1):9-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张小莲,蒋春容,曾艾东,王寒娜,秦艳霞,贝静雯.
应用型高校本硕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12):11-14.
被引量:1
2
张安培.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安徽省某农林院校为例[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2):35-38.
被引量:4
3
邢作霞,井艳军,王雅光.
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实验建设的探讨[J]
.风能,2013(3):62-66.
4
苏明,魏汝贤.
化“纸上谈兵”为“实战演习”——本科生实验教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26(2):40-45.
被引量:5
5
王承学,刘芳.
浅析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30(4):38-39.
被引量:1
6
潘利梅,赵保全.
构建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74-276.
被引量:18
7
竹文坤,尤晓健,何学谦.
我国本硕连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4-15.
8
熊玲,李忠.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5.
被引量:35
9
姚聪莉,任保平.
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
.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被引量:35
10
刘国福,李慧,熊艳.
研究生在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初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20-21.
被引量:11
1
孙智杰,李勤,邓玉林,刘芳,曹群.
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128-131.
被引量:14
2
柳进,刘明珠.
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9):35-38.
被引量:15
3
张莉.
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6):13-16.
被引量:31
4
温向明.
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探究[J]
.北京教育(高教),2017(3):37-40.
被引量:7
5
蒋华林.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重庆高教,2011,24(4):56-59.
被引量:3
6
李富.
巧用案例教学,优化初三化学课堂[J]
.课程教育研究,2014(17):179-180.
被引量:1
7
罗鸣亮.
几何直观,让数学教学走向深刻[J]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2015,0(6):10-11.
被引量:1
8
匡瑾璘,徐萌,郑克岭.
构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2):151-153.
9
张国栋,吴松.
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发展轨迹及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10-13.
被引量:14
10
熊玲,李忠.
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5.
被引量:35
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