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化学教育》
CAS
2006年第2期40-41,52,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7
-
1仲崇贵,张德启.试论物理建模及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物理教师(高中版),2001,22(2):11-13. 被引量:9
-
2朱心奇.建模思想与解决化学问题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育,2005,26(5):31-33. 被引量:13
-
3贾龙贤,王茜.建模思想在化学竞赛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57-59. 被引量:4
-
4王彤,王秋,姚志强.化学教学中的模型方法及其应用[J].化学教育,2001,22(10):19-20. 被引量:15
-
5陈萌.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学生“三重表征”的构建——以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17,0(9):46-50. 被引量:9
-
6赵剑雪.中学教学中化学建模的实践和思考[J].铁道师院学报,2002,19(3):58-64. 被引量:4
-
7屠巍.化学竞赛中的数学建模思想[J].化学教学,2004(1):72-7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赵玉泉.对乙二酸受热分解实验方案设计的探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11):15-17. 被引量:1
-
2贾龙贤,王茜.建模思想在化学竞赛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5):57-59. 被引量:4
-
3袁野,乔伟薇,吴星.什么是高中生化学问题解决中的建模能力[J].化学教与学,2010(3):35-36. 被引量:4
-
4韩兴旺.通过化学建模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1(2):31-32.
-
5石乾坤.建模思想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妙用[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5(4):25-27. 被引量:1
-
6张晓红,张海滨.建模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电解池”的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3):85-86.
二级引证文献10
-
1赵玉泉.对一道高考实验试题的探究与反思[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11):41-42. 被引量:5
-
2韩兴旺.通过化学建模训练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中),2011(2):31-32.
-
3胡晓华.引导学生构建实验设计题解题模型[J].中学生物教学,2011(4):7-9.
-
4梁建伟.让“建模法”为高中化学教学增添动力[J].考试周刊,2013(70):145-145. 被引量:1
-
5宋乐,陈虹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建模教学探究[J].广西教育,2015,0(34):25-26. 被引量:3
-
6韩殿君.用建模思维构建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体系[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8,25(6):56-58.
-
7许奕欣.模型认知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电化学复习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110-112. 被引量:2
-
8成丹,刘珮云,罗春,高玲香.我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研究综述[J].大学化学,2021,36(12):214-220. 被引量:1
-
9方洁,李丹清,陈宇灵.我国化学模型与建模教学研究40年:特征、问题与趋势[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3,44(15):108-114. 被引量:1
-
10尚复祥.建模思想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7,0(17):117-117. 被引量:1
-
1张克龙.建模思想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5(4):33-35. 被引量:8
-
2崔铁成,范清惠,王光军.从终身体育思想角度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93-95. 被引量:6
-
3高瑜.浅谈高考化学复习中采用的几种方法[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8(12):153-154.
-
4闫艳.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4(26):91-91. 被引量:3
-
5徐敏.伸长教学触角 保证持续发展——初中化学教学向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教学的体会[J].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2(9):65-65. 被引量:1
-
6朱仙弟.如何引导学生解题后的再思考[J].化学教学,2005(9):61-63.
-
7谢飞.浅谈高三化学复习的技巧[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2(10):92-92. 被引量:1
-
8程文利.浅议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4(26):100-100.
-
9俞长虹.解题思维在高考化学复习中的渗透作用[J].黑河教育,2015(1):62-62.
-
10蔡金龙.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0(8):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