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述罗斯福新政及其启示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的一次尝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恢复了社会生产力。罗斯福新政对我们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启迪作用。
作者
李君
机构地区
菏泽学院社会科学系
出处
《前沿》
2006年第3期167-168,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罗斯福新政
启示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2
1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作用[J].历史教学,1981,(9).
被引量:1
2
斯大林.与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2
1
穆建叶,查念华.
关于罗斯福“新政”中抑制贫富分化的立法内容及其启示[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20-22.
被引量:1
2
杨世利.
宋朝以工代赈述论[J]
.中州学刊,2005(3):202-204.
被引量:14
3
高继宗.
震后救灾良策——以工代赈[J]
.中国减灾,2006,16(3):50-51.
被引量:4
4
陈启懋.
罗斯福“新政”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开端[J]
.美国研究,2006,20(2):137-148.
被引量:5
5
陈玮.
简析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J]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3):15-17.
被引量:2
6
赵振利.
以工代赈专项资金管理亟待完善[J]
.中国监察,2007(6):48-48.
被引量:6
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汶川地震有关情况发布》,《人民日报》2008年6月2日.
被引量:1
8
刘宗阳,彭彩霞.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思考——借鉴罗斯福新政[J]
.经济论坛,2007(17):47-48.
被引量:1
9
王晓峰.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政策变化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102-132.
被引量:1
10
宋泽行.国外经济史:第2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6
1
牟秋娴,徐柳凡.
浅析早期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干预政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87-89.
2
杨继瑞.
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J]
.高校理论战线,2008(6):18-21.
被引量:11
3
杨继瑞.
以工代赈:抗震救灾与重建家园的重要抉择[J]
.决策咨询通讯,2008,19(4):7-10.
被引量:3
4
戴琳琳,陶群.
从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看中性政府[J]
.新西部(理论版),2009(10):266-266.
被引量:1
5
刘国伟.
析罗斯福“新政”及其借鉴意义[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6-127.
被引量:1
6
蔡权.
单元主题:历史专题复习的“灵魂”[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6(1):98-10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杨继瑞,汪锐,宋绍锋.
汶川地震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的思考与对策[J]
.财经科学,2008(11):100-108.
被引量:1
2
杨继瑞.
美国次贷危机对四川工业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
.决策咨询通讯,2008,19(6):12-15.
3
杨继瑞.
美国次贷危机对四川工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
.天府新论,2009(1):39-42.
4
杨继瑞,王宪垒,张小兰.
招投标竞争:汶川地震灾后部分重建专项资金分配运作的探索[J]
.经济学家,2009(3):43-51.
被引量:2
5
杨继瑞.
招投标竞争:扩大内需专项资金分配运作的探索[J]
.决策咨询通讯,2009,20(2):7-13.
6
杨继瑞.
汶川抗震救灾与灾后重建经验及其借鉴教训的总结与思考[J]
.决策咨询通讯,2009,20(3):1-7.
被引量:2
7
刘世庆,许英明,蒋同明.
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2009(5):79-82.
被引量:2
8
董黎明,方蕾.
汶川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模式的运用与发展[J]
.当代经济管理,2009,31(6):42-44.
被引量:2
9
杨继瑞.
汶川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经验的总结与思考[J]
.高校理论战线,2009(6):46-50.
被引量:2
10
申晓梅,刘涛.
失业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调研及其对策思考——基于对四川省几个主要劳务输出地返乡务工农民就业意愿的问卷访谈[J]
.农村经济,2010(3):97-101.
被引量:12
1
黄安年.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4):61-69.
被引量:4
2
张庆熹.
略论罗斯福新政[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3):79-88.
3
李,孙立平.
中国需要一场罗斯福新政[J]
.当代社科视野,2009(12):44-44.
4
徐永峰.
试论罗斯福新政后美国社会保障权的发展及成因[J]
.社会科学战线,2011(3):248-250.
5
孙国璋.
略论罗斯福新政的历史作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8(4):86-90.
6
刘存寬.
论罗斯福“新政”[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11(4):51-65.
7
张含英.
国内罗斯福“新政”研究综述[J]
.阴山学刊,1992,5(3):45-49.
8
岳宗福.
从经济危机到社会保障:解读新政时期的美国社会保障政策[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56-58.
被引量:1
9
雨竹.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状况、原因及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1991,11(5):45-52.
被引量:1
10
周玉凤.
罗斯福“新政”与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比较观[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5(4):32-39.
前沿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