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余甘子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王锦菊
王瑞国
林久茂
郑良朴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福建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院
出处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310027)
关键词
余甘子
急性肝损伤
干预作用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3
1
王瑞国,林久茂,郑良朴,王锦菊.
余甘子的最大耐受量试验[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3):36-36.
被引量:11
2
李萍,谢金鲜,林启云.
余甘子对D—半乳糖胺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1):31-33.
被引量:14
3
李萍,谢金鲜,林启云,李爱媛.
余甘子抗慢性肝损伤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2,12(6):355-357.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陈图兴,施瑞华,吕秀珍,孙宏训.
自由基清除剂和钙拮抗剂对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比较[J]
.临床肝胆病杂志,1994,10(2):83-86.
被引量:28
2
夏瑾瑜,李泽望.
中草药保肝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4,4(4):50-52.
被引量:45
3
李萍 谢金鲜 林启云.余甘子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J].中医药学刊,2002,(11):30-30.
被引量:1
4
刘耕陶 主编.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55.
被引量: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00.
被引量:31
6
夏泉,肖培根,王立为,孔杰.
传统药物余甘子的民族药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15-518.
被引量:63
7
杜荔菁,唐望先,但自力,张文英,李绍白.
中药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26(2):149-151.
被引量:7
8
许志勤,高兰兴.
组织羟脯氨酸测定方法的改进[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0,8(1):40-42.
被引量:136
9
黄兆胜,黎俏梅.
虎金丸对CCl_4所致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2):21-23.
被引量:18
10
刘莉,李保莉,周四元,梅其炳,赵德化,曹之宪.
唐古特大黄多糖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20(6):549-551.
被引量:24
共引文献
34
1
王缇.
降纤冲剂对肝纤维化大鼠HA、PCⅢ、及IFN-γ的影响[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1):186-186.
2
张欣,党双锁.
实验性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09,1(2):60-62.
被引量:6
3
吴荔,黄贤樟.
软肝抗纤方防止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4):291-294.
被引量:8
4
李秀丽,叶峰,俞腾飞.
余甘子的药理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266-267.
被引量:25
5
罗友华,黄亦琦,杨辉.
中草药凉茶的研究概述[J]
.海峡药学,2006,18(5):95-98.
被引量:24
6
潘智敏,王群江,唐黎群.
祛瘀化浊法对脂肪肝性肝纤维化大鼠HA、PCⅢ及TGF-β_1的影响[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67-69.
被引量:1
7
王群江,潘智敏,唐黎群.
调脂积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肝组织TGF-β_1表达的影响[J]
.河南中医,2008,28(12):34-36.
被引量:2
8
钟振国,黄金兰,梁红,钟益宁,张雯艳,吴登攀,曾春兰,王进声,韦勇汉.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凋亡的影响[J]
.中药材,2009,32(7):1097-1101.
被引量:11
9
王萍,肖更生,张友胜,郭鸣鸣,谭文乐.
广式凉茶研究进展[J]
.食品科技,2010,35(2):77-80.
被引量:39
10
李萍,彭百承,谢金鲜,袁慧星.
壮药余甘子抗慢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7):162-16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8
1
杨崇仁,张颖君,王海涛,王建刚,丁艳芬,邵艳红.
余甘子应用源流考[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2):197-200.
被引量:11
2
习雪峰,崔节荣,王勇.
余甘子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09,30(5):253-256.
被引量:9
3
刘丽梅,李宝文,王绿娅.
余甘子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J]
.实用全科医学,2005,3(2):97-98.
被引量:6
4
郑宝东,陈丽娇.
余甘汁的药效学研究[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5,24(2):223-226.
被引量:10
5
罗春丽,张永萍,邱德文,郑维发.
民族药余甘子冻干粉免疫调节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2):188-190.
被引量:4
6
刘娟,赵虹.
余甘果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
.云南林业科技,1996(3):47-50.
被引量:5
7
高鹰,李存仁.
余甘子的抗炎作用与毒性的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2):47-50.
被引量:26
8
胡坦莲,文昌凡,文建成.
余甘子促诱生人白细胞干扰素作用的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36-37.
被引量:8
9
呙爱秀,黄兴国,唐湘云.
余甘子中水溶性鞣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2):352-355.
被引量:10
10
林丽.
余甘子及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糖储备和脂代谢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39-640.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王瑞国,郑良朴,林久茂,王锦菊.
余甘子抗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4):22-24.
被引量:14
2
聂东,马骁,田徽.
余甘子果实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61-66.
被引量:11
3
尹可欢,罗晓敏,丁翼,阙涵韵,谭睿,李大鹏,龚普阳,顾健.
余甘子及其活性成分肝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22,53(1):295-307.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李永裕,吴少华,温凤英,陈建烟,王会全.
余甘生物学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综述)[J]
.热带作物学报,2009,30(3):402-408.
被引量:6
2
周平,潘春芬,冯海燕,张琪.
鼻炎康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效学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0,18(2):67-70.
被引量:1
3
黄庆芳,冯承恩,房志坚,梅全喜.
金钮扣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有效部位探讨[J]
.中药材,2012,35(3):462-464.
被引量:3
4
聂东,马骁,田徽.
余甘子果实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1):61-66.
被引量:11
5
周辉.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余甘多酚的工艺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3,34(12):2489-2494.
被引量:6
6
陈重.
复方黄芩提取物滴鼻液对鼻窦炎家兔模型的治疗作用[J]
.山东医药,2013,53(48):29-30.
被引量:3
7
范源,赵江盛,徐志平,张建博,林青.
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等活性成分在自然储藏时的变化及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2):57-59.
被引量:8
8
陈锋,郑海磊,倪林英,李滨.
复方霍山石斛含片清咽功能的动物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131-10133.
被引量:3
9
王硕,周丹丹,龚小妹,邓家刚,戴航,周小雷,李婵,陈仪新.
西瓜藤石油醚提取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9):2054-2059.
被引量:3
10
郭志英,黄玉香,王国权.
余甘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4,26(12):1-4.
被引量:10
1
王瑞国,林久茂,郑良朴,王锦菊.
余甘子的研究进展[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2):48-50.
被引量:19
2
王瑞国,林久茂,郑良朴,王锦菊.
余甘子的最大耐受量试验[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3):36-36.
被引量:11
3
窦志华.
叶下珠属植物抗乙肝病毒的国内研究概况[J]
.中成药,1998,20(3):46-47.
被引量:11
4
孙传铎,陈晓慧.
叶下珠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6):452-455.
被引量:9
5
张秀桥,田峦鸢,李胜波.
叶下珠的生药鉴定[J]
.中药材,2005,28(10):20-22.
被引量:2
6
陈锦.
叶下珠属植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近况[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4,10(3):153-156.
7
陈亚平.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75例[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90-90.
被引量:2
8
牛晓峰,李维凤,歧琳,李延.
陕西叶下珠属植物资源概况[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2):119-120.
被引量:1
9
范源,刘竹焕.
余甘子活性成分抗动脉硬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2):67-70.
被引量:9
10
高震.
叶下珠属植物治疗乙型肝炎的启示[J]
.植物杂志,2000,27(1):16-16.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