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与工科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被引量:
5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回归工程”的呼吁和“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已经引起工程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在螺旋式上升的“回归”点上,人们从更高的境界重新审视工程教育应有的本质特征———系统性和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必将日渐清晰,各工科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凝练与提升也将由此得益。
作者
王正洪
陈志刚
机构地区
江苏工业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1,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工程教育
大工程观
办学特色
分类号
G649.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210
引证文献
54
二级引证文献
357
参考文献
5
1
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
“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3):37-39.
被引量:62
2
赵婷婷,雷庆.
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3(2):32-36.
被引量:53
3
李正,李菊琪.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分析[J]
.高教探索,2005(2):30-32.
被引量:48
4
路甬祥.
再谈现代工程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1994,15(1):1-5.
被引量:28
5
王正洪,史国栋,龚方红,林西平.
我院工程教学体系的总体构想[J]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58-6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赵婷婷,买楠楠.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4-101.
被引量:156
2
回归工程.多样化.宏观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44(1):7-15.
被引量:48
3
.[EB/OL].http: //web.mit.edu/tll/forum/post.htm.,.
被引量:1
4
Hazelrigg·G·A.Rrthinking the Curriculum [J].ASEE PRISM, 1994 (12) .
被引量:1
5
Eric Ashby.Technology and the Academics [M].London: Mac Millan, 1996.
被引量:1
6
MIT.Guidelines of the committee on Curricula Academic Year 2003-2004.
被引量:1
7
钟秉林.《挑战·探索·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被引量:1
8
李水英.
社会工程师培养的先行者——日本筑波大学透视[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4):58-60.
被引量:4
9
时铭显.
面向21世纪的美国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大学教学,2002(10):38-40.
被引量:150
10
叶飞帆.
中英高等工程教育的对比与思考[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1(6):41-46.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182
1
许晓东.
面向未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的三组重要关系:工程与科学、工程与人文、理论与实践[J]
.科教发展研究,2021(1):58-77.
2
王清阳,吴玉香.
工科(自动化专业)教学新方法初探[J]
.高教探索,2007(S1):162-163.
被引量:1
3
陈卫增.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与高等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J]
.科技资讯,2008,6(28).
被引量:1
4
杨晶,张文达.
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工程教育发展[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S1):41-43.
5
许建虹,岳鲁锋.
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和实践的理论分析及改革措施[J]
.科技资讯,2007,5(13):154-155.
被引量:12
6
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王庆.
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1-103.
被引量:38
7
李晓波.
以通识教育为媒介 实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J]
.高校教育管理,2006(4):1-4.
8
叶伟巍,孔寒冰.
基于CDIO理念的产学合作工程教育案例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S2):34-39.
被引量:22
9
张彦通,李纪安.
面向工程实践,正确认识高等工程人才的素质培养[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7(S1):60-64.
被引量:3
10
孙宇坤.
浅谈如何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J]
.消费导刊,2009,0(2):153-15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210
1
刘利平,马晓建.
全面发展工程素养的“大工程”教育观[J]
.辽宁教育研究,2007(12):59-61.
被引量:33
2
沈振德.
地方性师范院校工科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的“五个”强化[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21-122.
被引量:8
3
谢笑珍.
“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35-38.
被引量:193
4
陈新艳,张安富.
德国工程师培养模式及借鉴价值[J]
.理论月刊,2008(10):166-168.
被引量:34
5
谢峻林,张乐媛,陈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多层次办学模式的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2002,21(4):39-40.
被引量:2
6
陈益兰,曹德光.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7(z1):46-48.
被引量:8
7
蔡晓君,刘湘晨,窦艳涛.
加强实践教育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能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136-137.
被引量:20
8
贾生超.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被引量:2
9
谭俊,徐滨士,郭振峰.
英国主要大学学科建设的借鉴与思考[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2,16(4):70-75.
被引量:6
10
倪师军,曹俊兴,阳正熙,董孝壁.
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 促进传统地学院校的转型与发展[J]
.中国地质教育,2005,14(4):29-3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4
1
陈卫增.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与高等工科课程体系的创新[J]
.科技资讯,2008,6(28).
被引量:1
2
王莉莉,周英明,王树伟,袁朝庆.
土木工程应用型本科生实践教育培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1):147-148.
被引量:1
3
倪师军,阳正熙,孔繁津,程艳丽.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类本科专业教育的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19-22.
被引量:9
4
高青.
特色发展——地方工科院校的战略选择[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0-23.
被引量:1
5
张长森.
应用型本科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4):122-125.
被引量:13
6
刘永红.
系统工程课程建设与创新[J]
.装备制造技术,2007(6):152-153.
被引量:3
7
叶志攀,金佩华.
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5(4):74-77.
被引量:102
8
陈晓菊,杜玉兰.
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图书馆建设[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70-72.
9
杨基和,王车礼.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工程观”课程体系的构建[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100-102.
被引量:6
10
纪俊玲.
工科院校基础课教学质量的现状与对策[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34-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57
1
金梅娥,丁健,高庆.
基于校企共建平台的“教师+企业动画师+学生”中职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20,0(6):74-75.
2
郑皓.
制药技术教学改革及创新工程型人才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20(2):253-254.
被引量:2
3
马善农,王怀平,王仁波,张胜群,李达,王晓荣.
工程教育认证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形成”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24):4-6.
4
陈丹,金昌海,刘俊.
大学本科“食品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轻工科技,2022,38(2):156-158.
被引量:3
5
覃通,周欢.
节水灌溉试验技术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J]
.包装世界,2018,0(9):202-202.
6
张立强.
关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
.科技资讯,2008,6(20).
被引量:1
7
周爱东,杨红晓,赵蕾,王庆.
大工程观背景下开放型化工仿真实验的教学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01-103.
被引量:38
8
杨彩霞,宁艳梅,罗焕新.
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当代教育论坛,2013(4):49-52.
被引量:6
9
范懿.
基于大工程观的《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36-238.
被引量:5
10
吴红艳,郭成宇,王岩.
浅谈高校食品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J]
.教育探索,2012(8):53-54.
被引量:7
1
张炳生.
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模式的关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6(6):38-39.
被引量:22
2
樊树红.
“大工程观”理念下高职教学模式的探究[J]
.科教导刊,2012(6):20-20.
3
舒翠翠.
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J]
.科教导刊,2016(1):51-52.
被引量:4
4
宣翠仙.
大工程观背景下高职IT人才“非技术素质”的培养[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21):3-4.
5
蒋德明.
回归工程[J]
.邵阳高专学报,1996,9(2):176-177.
6
陈赵生.
大工程观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改革探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1):10-12.
被引量:1
7
张宁,陈迪红,樊毅.
论“大工程观”背景下保险精算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J]
.职教论坛,2008,24(16):41-44.
被引量:4
8
孙鹏.
对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2):137-138.
被引量:2
9
刘雁,郭福平.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之探索[J]
.化工高等教育,2011,28(2):60-62.
被引量:6
10
李文博.
大工程观和兴办本科后继续教育[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1998(2):65-68.
被引量:1
中国高教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