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批评演进在中国 被引量:5

The Development of Shakespearean and Schillerian Models of Criticism in Chin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的莎士比亚研究中,对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存在着不同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解释主要从对立的矛盾、美学范畴、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人物形象、典型和艺术思维等角度对“莎士比亚化”与“席勒式”进行了分析,并构成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 李伟民
机构地区 四川外语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97,共7页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01JAZJD750.11-440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1EZW001)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 2张文泰.试论瞿秋白的美学思想[A].陈铁健等.瞿秋白研究文集[C].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 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被引量:1
  • 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1-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2445.
  • 5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4:265.
  • 6孟宪强著..中国莎学简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94.
  • 7姜超.“莎士比亚化”之精髓[J].外国文学研究,1984,6(2):131-134. 被引量:1
  • 8孟宪强辑注..马克思恩格斯与莎士比亚[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224.
  • 9.马克思致拉萨尔(1859)[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1
  • 10孟宪强.中国莎学史上的“延续期”——《中国莎学简史》自补遗之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3):34-41.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33

  • 1.燕妮·马克思致弗·阿·左尔格(1877)[A].全集(34卷)[M].,1972.468. 被引量:1
  • 2.马克思致威廉·亚历山大·弗罗恩德(1877)[A].全集(34卷)[M].,1972.228. 被引量:1
  • 3.马克思致恩格斯(1858)[A].全集(29卷)[M].,1972.356. 被引量:1
  • 4.恩格斯致马克思(1873)[A].全集(33卷)[M].,1973.108. 被引量:1
  • 5.马克思致恩格斯(1873)[A].全集(33卷)[M].,1973.109. 被引量:1
  •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A].全集(12卷)[M].,1962.761. 被引量:1
  • 7.恩格斯致拉萨尔(1859)[A].全集(29卷)[M].,1972.. 被引量:1
  • 8马克思.英国记事[A].全集(15卷)[M].,1964.490. 被引量:1
  • 9.马克思致拉萨尔(1859)[A].全集(29卷)[M].,1972.574. 被引量:1
  • 10恩格斯.风景[A].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395-39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4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