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 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工繁殖,从1997年开始我们人工养殖了部分后备亲鱼.在中华鲟的幼鲟培育和后备亲鱼的人工养殖过程中,养殖集约化程度高,生活环境和行为状态的改变以及人工饲料的营养不平衡都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华鲟机体病变.由于中华鲟人工养殖历史较短,对中华鲟病害的系统研究还未开展,历来关于中华鲟病害的报道仅见于文献[1]中列举的几例.目前,对多数中华鲟病害的诊治均采用一般水生动物疾病的诊疗程序,参照常规养殖品种和其他鲟鱼疾病的研究结果进行防治.本文对近几年中华鲟养殖过程中所遇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出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50,共4页
Freshwater Fisheries
基金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000DIB50177) 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基金项目(2003-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