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今传媒》
2005年第11X期34-35,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同被引文献8
-
1李强.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J].学术界,2004(4):7-22. 被引量:145
-
2张德生."新闻民工"现象引发的思考[J].青年记者,2005(5):40-41. 被引量:3
-
3孙正一,柳婷婷.2005:中国新闻业回望(上)[J].新闻记者,2005(12):3-10. 被引量:3
-
4金加宝.注意“新闻民工”的提法[J].新闻记者,2006(7):54-54. 被引量:5
-
5成伯清.《布尔迪厄的用途》.[法]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被引量:2
-
6《我国当代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法律视角》.西祠胡同网站(http:/www.xici.net/b244699/d59485149.htm). 被引量:1
-
7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J].社会学研究,2000,(2). 被引量:12
-
8[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131页.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9
-
1李艳红.我国新闻人的职业生涯路径缺失及展望[J].南方电视学刊,2009(5):39-42.
-
2冯强.服膺或重构:绩效考核制度下的记者职业意识与应对策略——基于Y报调查的个案研究[J].新闻记者,2013(5):17-21. 被引量:3
-
3冯强.“新闻民工”:一种记者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J].新闻传播,2013(8):17-18. 被引量:5
-
4杨海鹰.转型中国语境中的传播劳动:以平面媒体新闻从业者身份变迁研究为例[J].新闻大学,2014(2):106-114. 被引量:8
-
5黄丽媛,沈阳.媒介融合与新闻从业者焦虑情绪的相关性及调节变量[J].新闻界,2016(5):35-41. 被引量:2
-
6戴海波,杨惠.劳动过程理论视域下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形成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8(9):164-169. 被引量:3
-
7戴海波.记者“新闻民工”角色认知的研究述评[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2):87-91. 被引量:1
-
8张辉锋,李淼.我国影视剧普通编剧有关从业状况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一项基于25位编剧的深度访谈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0,42(8):125-146. 被引量:1
-
9苗若木,李本乾.手写·印刷·数字:移动竖屏时代的电影编剧[J].编辑之友,2022(9):87-92. 被引量:3
-
1新闻走转改[J].党课,2012(5):7-7.
-
2伍振.贴近基层:一位宣传干部的追求[J].党建,2010(2):21-22.
-
3新闻工作者需要集体宣誓吗?[J].经理人内参,2009(24):28-28.
-
4贺记者节[J].学习之友,2009(11):41-41.
-
5李秀平.公民对法律的信任感[J].法律与生活,2007,0(21):1-1.
-
6徐倩颖.幸福在他们脸上绽放——访湖北省十堰市福利院[J].小主人报,2010(1):8-8.
-
7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的确立过程[J].浙江档案,2005(10):40-40.
-
8马东顺.完善的福利保障是记者的基本权利[J].青年记者,2009(21):20-21.
-
9蓝鸿.警察的节日[J].人民公安,2005,0(9):53-53.
-
10李秀平.法律福音,来自人间[J].法律与生活,2009(2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