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丰两优1号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Planting Performance of Introduced Fengliangyou 1 and Its High-yielding Cultural Techniqu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报道了丰两优1号在温州的试种表现,并提出了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调节以及加强后期田间管理的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应良仕
陶开战
白朴
机构地区
平阳县种子公司
永嘉县农业局
温州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8,共2页
Hybrid Rice
基金
温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2001A28)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丰两优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1.022 [农业科学—农艺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3
1
黄咏虹,郭明涛,蔡斯敏,谢岳波,肖文强.
丰两优1号在汕头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J]
.杂交水稻,2004,19(5):46-47.
被引量:6
2
白朴编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94.
3
朱诚,傅亚萍,孙宗修.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4):326-330.
被引量:7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柏林,梅慧生.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1):6-12.
被引量:345
2
岳寿松,于振文,余松烈.
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1):55-58.
被引量:71
3
段俊,梁承邺,黄毓文.
杂交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7,23(2):139-144.
被引量:103
4
沈文飚,叶茂炳,徐朗莱,张荣铣.
小麦旗叶自然衰老过程中清除活性氧能力的变化[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39(7):634-640.
被引量:144
5
袁隆平.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J]
.杂交水稻,1997,12(6):1-6.
被引量:790
6
魏道智,戴新宾,许晓明,张荣铣.
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的几种假说[J]
.广西植物,1998,18(1):89-96.
被引量:56
7
何萍,金继运.
春玉米叶片衰老中激素变化、Ca^(2+)跨膜运输和膜脂过氧化三者之间的关系[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1):1221-1225.
被引量:13
8
王爱国,罗广华.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26(6):55-57.
被引量:1518
9
袁隆平.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1990,23(3):1-6.
被引量:309
10
朱诚,曾广文.
4PU-30对水稻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0,26(5):483-488.
被引量:26
共引文献
71
1
范分良,唐湘如.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2,16(S1):220-225.
被引量:2
2
周琴,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不同浓度糖氮对离体穗培养小麦粒重和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443-446.
被引量:4
3
蒋向辉,余显权,赵德刚,赵福胜.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开花期耐冷的生理特性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1):6-10.
被引量:3
4
朱雪梅,柯永培,邵继荣,林立金,杨远祥.
高温胁迫对重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种子,2005,24(3):25-27.
被引量:24
5
邓应德,刘阳梅,陈志兵,汪海.
丰源A及其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2):58-60.
被引量:3
6
邓应德,肖层林,刘阳梅,陈志兵.
丰源优系列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4-5.
被引量:2
7
应良仕,徐利平,白朴.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5,24(4):86-87.
被引量:2
8
朱校奇,庄文,陈春光,武文,邓启云.
超级杂交稻光合特性与适应性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2005(6):13-16.
被引量:10
9
刘洪展,郑风荣,赵世杰.
高温胁迫对不同衰老型小麦叶片中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8-10.
被引量:17
10
张晖.
杂交粳稻嘉乐优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3):62-63.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黄咏虹,郭明涛,蔡斯敏,谢岳波,肖文强.
丰两优1号在汕头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J]
.杂交水稻,2004,19(5):46-47.
被引量:6
2
陶开战.
两系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5(1):30-30.
被引量:6
3
吴春赞,陈为康,赖联赛,林辉.
两系杂交籼稻丰两优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5,11(3):16-17.
被引量:1
4
朱诚,傅亚萍,孙宗修.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4):326-330.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3
1
邓接楼,王爱斌,涂晓虹.
两系杂交籼稻丰两优1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161-6161.
被引量:4
2
项雄,陈文萍,黄连珠,白朴,陶开战.
丰两优1号的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J]
.种子科技,2007,25(2):53-55.
被引量:2
3
项雄,白朴,陶开战,黄连珠.
两系杂交稻丰两优1号在浙江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7,26(4):91-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蔡章棣.
杂交早稻金两优289在晋江市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8,25(9).
2
苏加前,王春猜.
优质早籼稻中嘉早32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3):6-6.
被引量:1
3
周业强.
天协6号在皖南地区的高产制种技术[J]
.农技服务,2009,26(11):1-1.
4
张向军.
沿江地区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59-59.
被引量:1
5
白朴.
杂交水稻生态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43-346.
被引量:2
6
胡雪娟,何书锋.
丰两优1号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40-41.
被引量:1
7
郭利磊,王晓玉,陶光灿,谢光辉.
中国各省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资源量评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6):45-55.
被引量:27
1
苏荣理.
杂交水稻制种花期预测及调节技术的应用[J]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00-101.
被引量:11
2
赫明涛,王军,孙扣忠,李焕华.
水稻制种花期相遇的调节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1999,27(4):10-11.
被引量:1
3
应良仕,徐利平,白朴.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5,24(4):86-87.
被引量:2
4
叶德宰,雷枝彬.
嘉育253特征特性与直播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07-107.
被引量:1
5
彭金好,张宝刚,岳继承.
湘两优396在京山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6):1659-1659.
被引量:1
6
陈炎忠,陈惠哲,朱德峰.
杂交粳稻稀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J]
.中国稻米,2007,13(4):56-57.
被引量:2
7
谢正荣.
机直播水稻的栽培特性与配套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1996(6):13-16.
被引量:6
8
李凯.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J]
.农技服务,2014,31(2):16-16.
9
甘雨,向关伦,黄宗洪,周维佳,杨占烈,罗德强,潘建慧,江学海.
耐寒高产杂交稻黔优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种子,2006,25(10):84-85.
被引量:1
10
古东月.
棚室蔬菜温度调控技术[J]
.河北农业,2014(10):22-22.
杂交水稻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