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自由和奴役之间——试析马克思晚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双向视角透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实际上构成了东西方社会共同的起点,而东西方历史最初的差异即源于公社不同的历史命运。在西方的历史发展中,农村公社解体了;东方社会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在农村公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农村公社也从自由价值的体现而异化为一种奴役性关系。农村公社概念的揭示确立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在马克思西欧历史向度的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历史和逻辑定位。
作者
牛方玉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0,共4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理论
普遍性与特殊性
自由和奴役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788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644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208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被引量:14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被引量:5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790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被引量:1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788
1
张士昌.
社会发展动力的多元性思考[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2):12-14.
2
李松玉.
制度权威和个人权威[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3):121-124.
被引量:9
3
苏志宏.
议会道路与晚年恩格斯[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3-5.
4
李丹.
社会主义与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关系[J]
.社会主义研究,2004(4):15-18.
5
周茜蓉.
创造生活: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78-81.
被引量:1
6
徐永军.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4-17.
被引量:6
7
李知恕.
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观[J]
.理论与改革,2002(3):32-35.
被引量:5
8
王炎炯.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启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5):10-14.
9
孟源.
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原则及其实现[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156-158.
被引量:6
10
李明.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3):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8
1
张云飞.
马克思东方社会结构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科学扬弃[J]
.社会科学研究,2004(4):11-14.
被引量:5
2
张雅琴,白津夫.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J]
.世界历史,1981(4):29-35.
被引量:4
3
东志.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世界史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学术讨论会侧记[J]
.世界历史,1981(4):75-78.
被引量:4
4
陈洪进.
论亚细亚生产方式[J]
.世界历史,1981(5):3-11.
被引量:3
5
罗碧云.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以及我对它的理解[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2):21-31.
被引量:3
6
林虹.
“亚细亚生产方式”试解[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3):43-49.
被引量:1
7
赵立坤.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综合考察[J]
.求索,1996(4):106-111.
被引量:1
8
田昌五.
中国古代社会的真象与亚细亚形态的神话[J]
.史学理论研究,1995(2):5-13.
被引量:3
9
袁林.
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展望[J]
.社科纵横,1991,6(1):22-28.
被引量:3
10
赵家祥.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三[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1):48-5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季正矩.
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二)”[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188-19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威.
东方社会的独特性与社会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6(1):17-21.
被引量:1
2
黄郁成.
“礼”的塑型:“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J]
.社会科学,2017(7):145-155.
被引量:3
3
李自强.
马札亚尔与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界[J]
.史学理论研究,2024(2):103-114.
1
姚孟英.
浅谈社会主义本质论[J]
.湖南社会科学,1995(S2):13-14.
2
李春润.
论中村“框架”的方法和基础[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8(6):87-91.
3
晁福林.
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理论[J]
.历史研究,2000(2):19-20.
被引量:12
4
牛方玉.
试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J]
.山东社会科学,2004(4):98-102.
被引量:1
5
张牛.
邓小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J]
.南京社会科学,1997(S1):106-110.
6
郑庆昌.
邓小平哲学思想特点探讨[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5):1-3.
7
唐秉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学习毛泽东的矛盾精髓学说[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4(4):79-84.
8
祁志浩.
评《唐宋社会变革论纲》[J]
.文化学刊,2012(6):177-180.
9
韩保卫.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时俱进的特点[J]
.理论与改革,2002(4):37-39.
10
李玲.
马克思实践观中的社会和谐[J]
.贵州社会科学,2012(6):29-33.
被引量:1
理论学刊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