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38-41,共4页
Contemporary Education Sciences
参考文献5
1 李雁冰著..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323.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被引量:28
3 [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30. 被引量:3
4 Biggs, J. B. & Telfer.B.(1987). The Process of Learning.Second Edition.Prentice Hall of Australia.P. 149-150.153. 被引量:1
5 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6. 被引量:319
二级参考文献4
1 Biggs & Telfer.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2nd edition)[M]. Prentice-Hall of Australia, 1987. 被引量:1
2 J. Biggs. Testing: To Educate or to Select?[M]. Hong Ko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 1996. 被引量:1
3 J. Alderson & D.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J]. Applied Linguistics, 14(2), p.115-129, 1993. 被引量:1
4 原文为''evaluate, to determine or set the value or amount of'',摘自:《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Gramercy Books;1989, p.49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47
1 王婷,王晶.过程性评价在商务英语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 .中国ESP研究,2021(4):77-86.
2 孙瑞晶.基于过程性评价的思政课考核模式研究[J] .学园,2020(19):77-78.
3 侯浩翔,王小明,胡祥.教育数字化转型视角下编程教育的框架结构与经验借鉴——以《K-12年级计算机科学框架》为例[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1):196-214.
4 部锐钧.“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以《陋室铭》为例[J] .教育观察,2023,12(35):35-38.
5 李圣洁,熊振芳,李敬文,雷雨迟,惠靖瑞,陈涵彬.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过程评价方案设计综述[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6):113-115. 被引量:3
6 袁钢,刘文豪.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2(3):259-274.
7 邹沁含,庞晓阳,黄嘉靖,刘司卓.交互文本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实践——以cMOOC 论坛文本为例[J] .开放学习研究,2020,0(1):22-30. 被引量:4
8 李蕉.高校思政课课程评价的意蕴与困境[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0(1):101-107. 被引量:6
9 王亲团.略论教师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3-5. 被引量:3
10 方蕾.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及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65-6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176
1 隋会敏,赵超阳,张杰,王慧玉,梁鑫.基于智慧树平台的分析化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5):620-621. 被引量:1
2 熊磊,梁红波,刘芳,黄圣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高分子物理”过程性考核改革的探讨[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3):111-116. 被引量:15
3 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1):49-54. 被引量:7
4 朱珮珣.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与环保教育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S01):236-237. 被引量:5
5 孙祖复.分组教学模式种种[J] .全球教育展望,1992,22(1):1-6. 被引量:19
6 庄穆.体验的认识功能初探[J] .东南学术,1994(6):51-52. 被引量:18
7 吴亮琴.新课标下的英语学习过程性评价探析[J] .中国教师,2010(S1):140-140. 被引量:3
8 蒋莹莹,李款.试析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观[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80-82. 被引量:2
9 张发德.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J] .当代教育科学,1992(3):34-38. 被引量:1
10 朱新卓,严芮,刘寒月.基于过程的教育质量及其评价[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5):78-85.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40
1 吴祥恩,国玉霞,王美娜.论“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156-158. 被引量:7
2 李旭霖,崔德杰,隋方功,金圣爱.高等学校专业课实验教学绩效评价体系探讨——以土壤肥料学实验教学评价为例[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1):173-176.
3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评价理念及其过程——基于文化协商与反思的视角[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0):27-30. 被引量:1
4 潘成彪.地方高校教学过程性评价问题探讨[J] .文教资料,2011(13):194-196. 被引量:3
5 李春华.构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基本特征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2012(1):41-43. 被引量:10
6 万正刚.基于SCLEs的网络学习过程评价方法研究[J] .科教导刊,2012(8):45-45. 被引量:1
7 刘立群.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2(14):136-137. 被引量:4
8 魏芳波.过程性考核在机电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2013,32(20):266-267. 被引量:4
9 常宇,姚飞,高倩,韩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中职护理专业语文过程性评价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3):38-39. 被引量:1
10 金卉.引导式问题在问题式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基于《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的行动研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0(2):202-207.
二级引证文献139
1 张雨欣,庆歌乐.大概念视域下“草原牧歌”音乐单元教学探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24(7):55-58.
2 韩红雪,王冰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优化策略探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2024(14):76-78.
3 陈旭,李薇,刘玲,沈昳潇,白冰,张璇.食品化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及教学改革探索——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605-609. 被引量:6
4 张文博,李怀杰.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过程性评价探析[J] .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2):125-134.
5 盛洁.本科会计类课程平时成绩考核的合理化设计[J] .会计师,2022(14):118-120.
6 申海香.基于“成果导向+行动学习+育训结合”的高职农林专业病虫害防治课程改革创新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22(22):28-30.
7 袁春兰,刘春.电子技术课程的案例教学法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2):192-194. 被引量:1
8 张鹏.虚拟仿真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8):183-186.
9 李玲,陈惠琴,杨建,孙莲,马晓丽.过程性评价在医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16):37-39.
10 苏鹏,李春华.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的意义及限度[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9(4):155-161.
1 刘乔俊.高中思想政治课认知评价范式探析[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0(4):104-104.
2 付友花.初中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的实践研究[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181-182.
3 张彩云.过程性评价在英语课堂中的使用[J] .时代教育,2012(19):85-85. 被引量:1
4 赖东升.新课程背景下构建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思考[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77-78. 被引量:4
5 王积社.系统科学视阈下:对三维目标的过程化解读[J] .大家,2012(5):112-113. 被引量:4
6 董海霞.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走向主体性的道德教育[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00-102. 被引量:2
7 佟柠.课堂评价研究,原来别有一番天地[J] .基础教育课程,2009(3):54-55. 被引量:1
8 闫耀乾.大学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J] .发展,2016,0(6):81-81.
9 庄小平.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全民健身的关系研究[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4):104-107.
10 陈学玲.体育团队凝聚力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3):8-9.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