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赵本山与布莱希特——论戏拟派与间离派的异同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赵本山现象”已经持续了二十几年,且方兴未艾;赵本山现象的主要特征是在戏剧整体滑坡不景气时,赵本山的小品(也包括电视剧)却独领风骚,从东北轰动到全国;受到大众的热烈欢迎,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迷)。这既是现代京剧(也包括其他戏剧)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当年梅派当红时所无法比拟的。这不是说“梅”低“赵”高,而是说赵本山戏剧文化现象的重大。重大的文化现象背后肯定隐藏着决定着它的文化秘密,只有揭示出这种文化秘密。
出处 《戏剧文学》 2003年第12期31-35,共5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