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观察》
2005年第11期27-29,共3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15
-
1吴卫华,王崇青.经济犯罪视角下的国有资产流失[J].公安研究,2007(10):46-51. 被引量:1
-
2高彩平.加强实物资产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J].电力信息化,2004,2(11):52-55. 被引量:6
-
3陈珠明,陈建梁.国有企业产权转让的定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5,17(6):44-49. 被引量:7
-
4舒忠智.达州市国税局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税务,2006(3):49-49. 被引量:7
-
5陈君文.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中的三方博弈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4):34-37. 被引量:3
-
6曹儒国.国有产权交易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中国监察,2006(15):19-21. 被引量:3
-
7魏霞飞,赵瑞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J].露天采矿技术,2006,21(B09):74-75. 被引量:20
-
8刘丽华.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博弈定价模型[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2X):27-28. 被引量:2
-
9向钢华,王永县.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有限理性威慑模型[J].系统工程,2006,24(12):107-110. 被引量:8
-
10戈登·塔洛克,李政军.寻租:对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2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9
-
1陆辉一.大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构建与管理环节设计[J].财会月刊,2011(11):15-16. 被引量:9
-
2刘玉祥,康志英.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J].时代经贸,2013,11(4):39-40.
-
3乌云娜,杨益晟,冯天天,黄勇.基于前景理论的政府投资代建项目合谋监管威慑模型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3,27(2):168-176. 被引量:27
-
4殷少群.浅谈现阶段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外资,2013(11):59-59. 被引量:1
-
5岳英哲.如何加强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中国市场,2014(25):34-35. 被引量:3
-
6朱晓佳.略论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3(A19):279-279.
-
7任娟.黄金矿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43-44. 被引量:2
-
8陈文瑶.国有企业如何实现办公类固定资产合理高效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202-203. 被引量:1
-
9王鹃.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114-115. 被引量:3
-
10孙敏.浅析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与管理环节的方法[J].中国商论,2017,0(31):66-67. 被引量:4
-
1冯诗贵,罗伟仁.“村改居”谨防资产流失[J].社区,2004(6):23-23.
-
2刘宝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年思想家,2001(5):60-60. 被引量:2
-
3李湘黔,陈晓季.国企改革与湖南社会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2(z1):21-26.
-
4郭新民.浅谈企业文化建设[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15(6):57-57.
-
5韩爱东.现代企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J].决策探索,2007(12B):57-58. 被引量:1
-
6成山.人才流失,又一种资产流失[J].管理与财富,1996(6):50-50.
-
7袁韶浦.国企改革中资产流失分析与监管探究[J].大观周刊,2012(29):68-69.
-
8李红娟.与MBO相关的两大问题的剖析——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J].管理观察,2006(3):50-51.
-
9扩大对外开放 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J].今日辽宁,2005(4):42-45.
-
10高振永.厂务公开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意义[J].当代矿工,2001(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