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观察》
2005年第8期28-29,共2页
Management Observer
同被引文献32
-
1陈昆.企业的招聘与面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3):223-224. 被引量:5
-
2崔太昌.地方所属非营利性农业科研机构运行和管理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1):22-23. 被引量:6
-
3李琦.绩效考核难点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1):27-29. 被引量:28
-
4何永强.情商培养与道德人格形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11. 被引量:9
-
5孙桂泉.论绩效管理效度差的原因与对策[J].经济论坛,2005(6):71-73. 被引量:9
-
6张秀芳.用"情商"管理人[J].经营管理者,2005(5):49-49. 被引量:1
-
7张艳丽.提高团队情商 打造高绩效团队[J].企业活力,2005(5):68-69. 被引量:7
-
8李春献,陈泽明.企业管理中的情商因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5):12-13. 被引量:5
-
9辛巧丽.浅谈规范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J].管理观察,2006(7):22-22. 被引量:3
-
10张绪良.论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设[J].管理观察,2006(7):55-5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8
-
1丁芬,邓媛,王艳华.论农业科研单位实施聘任制后的绩效考评[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95-96. 被引量:8
-
2朱双颖.情商在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价值工程,2007,26(11):112-114. 被引量:1
-
3李超佐.宏远空调公司绩效评价实践、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16):117-118.
-
4潘忠宝,魏明侠.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6):422-423. 被引量:16
-
5陈碧,王中学,赖斌.中外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的比较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96-101. 被引量:6
-
6张俊,付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6):975-979. 被引量:3
-
7刘健宏,吴越.现代农业科研院所人才与团队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2014(6):71-75. 被引量:8
-
8雷涛,吕志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商贸,2009,0(10S):44-45.
二级引证文献41
-
1吕珂,徐世艳,侯倩倩,安载学.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94-96. 被引量:16
-
2王海莹,王洪江,李萍,王涵.论增强公益型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的忧患意识[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6):86-88. 被引量:1
-
3陈永清.县级市政府知识产权工作绩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515-516. 被引量:2
-
4郝桂荣.基于模糊评价判断的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J].现代情报,2010,30(3):95-99. 被引量:8
-
5李巨光.基于科研人员特点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93-96. 被引量:27
-
6朱永跃,马志强,陈永清.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环境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102-105. 被引量:13
-
7谭志喜.湖北民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8):111-112. 被引量:2
-
8邓艺,胡允银,范崇慧,张虹霞.地区知识产权形象论[J].湖南有色金属,2010,26(6):72-76.
-
9孙丽璐,何磊.基于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胜任力问题的实证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5(5):135-140. 被引量:8
-
10张俊,付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人力资源管理评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6):975-979. 被引量:3
-
1刘琳.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的撰写与结果反馈[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1,19(4):83-84.
-
2刘琳.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的撰写与结果反馈[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4):57-59.
-
3何祚麻.分歧在哪里?——就“认识的主体论”答文兴吾、古祖雪、柳树滋同志[J].中国社会科学,1991(2):57-72. 被引量:1
-
4李继红.谈谈督查结果反馈的要求[J].秘书之友,1992,0(9):21-22.
-
5廖作鸿,王秋荣.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0(1):30-31. 被引量:7
-
6刘美河.试论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J].内蒙古统计,2007(5):41-42.
-
7王本陆,肖川.教育测量学全息基础再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60-65.
-
8邓志华,陈维政.服务型领导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以工作满意感为中介变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1):172-180. 被引量:32
-
9本刊编辑部.智库 中国的另一半大脑[J].留学生,2014(7):12-22.
-
10刘小平.如何避免态度测量偏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0,18(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