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二级参考文献16
1 刘用生,胡霓云,路广明.离体培养条件下打破桃幼胚休眠初探[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21(3):68-69. 被引量:7
2 刘用生,殷桂琴,汪涛.GA_3、6-BA、IBA与活性炭对李胚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1):32-34. 被引量:26
3 甘霖,邓秀新,章文才.桃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29(3):191-192. 被引量:9
4 刘用生,李秀菊.6-BA对杏胚萌发成苗的效应[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01). 被引量:1
5 王家旺,廖衍慧,罗鹏.几种因素对油菜茎尖培养中玻璃化作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04). 被引量:1
6 卜学贤,陈维伦.活性碳对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吸附作用[J]植物生理学报,1988(04). 被引量:1
7 杨永青,魏文雄.龙眼花粉植株的诱导[J]遗传学报,1984(04). 被引量:1
8 罗士韦,许智宏.经济植物组织培养[M]科学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9 Anne C. Ronse,Maurice P. Proft.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Otacanthus coeruleus Lind.[J] 1992,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3):243~245 被引量:1
10 A. Ebert,H. F. Taylor. Assessment of the changes of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plant tissue culture media in the presence of activated charcoal[J] 1990,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3):165~17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89
1 王雅梅,曹孜义.葡萄体细胞胚的诱导及保存[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30-33.
2 曾云英,范丕湘,王婷.梨组织培养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九江医学,2006,20(1):42-45. 被引量:3
3 闫桂琴,田丽宏,杨利艳.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愈伤组织诱导中褐变问题的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8):1384-1389. 被引量:16
4 于守超,赵兰勇,王芬,韩鹏,宫海涛.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机理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61-63. 被引量:28
5 邱运亮.植物离体快繁中若干关键技术的预防措施[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9(4):298-301.
6 蒋林,黄清春,张晚风,徐鸿华,刘春玲.五指毛桃组织培养研究[J] .中药材,2004,27(8):547-549. 被引量:17
7 冯金玲,陈辉,陈世品,杨志坚.锥栗成熟胚离体培养初报[J] .经济林研究,2004,22(3):29-31. 被引量:9
8 杨宁,杨红,杨颖丽,王宏康,范小宁,杨建美,张永军.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1):94-100. 被引量:7
9 谢庆华,吴毅歆,桑林,谢世清.烤烟‘K326’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学通报,2005,22(1):50-53. 被引量:4
10 李桂荣,孙丽,孙俊逢.油桃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止褐变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27-828.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183
1 王献革,及华,王利民.黄金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39(6):621-621. 被引量:10
2 王立娅,方正,李英丽,王利娜,宋朝辉.蝴蝶兰组织培养中防褐化技术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1(5):42-45. 被引量:15
3 潘晓,陈瑞丹.‘淡丰后’梅胚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2(S2):88-92. 被引量:6
4 毕方铖,谭晓风,张智俊,陈永忠,杨伟.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J] .经济林研究,2004,22(2):5-9. 被引量:74
5 杨振国,孟庆繁,唐晓杰,高文韬.酸樱桃组织培养中试管苗玻璃化的发生与防止[J] .经济林研究,2004,22(2):47-48. 被引量:15
6 刘永明,刘伟,班文杰,李欣,毕春彦.薄荷种苗组培快繁技术[J] .种子世界,2004(8):38-39. 被引量:1
7 吕冬霞,曲长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培养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04(5):68-68. 被引量:34
8 李格,吕国华,贾晓鹰,郭海燕,潘新仿.6-BA、NAA及其组合对诱导薄荷茎段分化与增殖的影响[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305-308. 被引量:4
9 吕寻.柳兰的栽培与管理[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7(9):30-30. 被引量:9
10 于守超,赵兰勇,王芬,韩鹏,宫海涛.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机理研究进展[J] .山东林业科技,2004,34(5):61-63.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12
1 李桂荣,孙丽,孙俊逢.油桃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止褐变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5):827-828. 被引量:14
2 朱丽华,吴小芹.湿地松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因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5):15-18. 被引量:17
3 王丽萍,王平,王晓明,王海霞,李俊彬.蚬壳花椒组培苗的生根试验[J] .经济林研究,2007,25(1):34-37. 被引量:15
4 王小敏,李维林,赵志强,梁呈元.薄荷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07,35(4):117-121. 被引量:16
5 刘用生,李新峥,魏志华.活性炭与6-BA对苹果和梨新梢增殖的影响[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25(1):25-27. 被引量:1
6 顾素芳,吴晓辉,汤云斌.重瓣满天星组培培养基优选[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3):327-329. 被引量:1
7 吕晋慧,孔冬梅,郭斌,杨欣超.柳兰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体系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313-317. 被引量:5
8 孙占育,孙志强,曹斌.活性炭在促进组培苗植物生根中的作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0(4):3-5. 被引量:47
9 胡峰,施琼,黄烈健.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优树组培不定根诱导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9(2):57-62. 被引量:8
10 徐莉,成仿云,钟原.牡丹胚培养快速成苗技术研究[J] .植物研究,2017,37(5):690-699.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83
1 陆锦萍,冷青云,赵彤,孙鲁平,徐世松,尹俊梅,牛俊海.三角梅下胚轴再生体系的建立[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11):3655-3662. 被引量:2
2 杨国丽,吴卫,郑有良,陈黎,张旭.薄荷和留兰香嫩叶维生素种类及含量研究[J] .食品科学,2009,30(2):228-231. 被引量:3
3 施琼,黄烈健,胡峰,陈祖旭.相思树种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2):199-205. 被引量:4
4 陈剑锋,李克克,王承恩,邓添,董世超,杨妙贤.臭马比木茎段离体培养研究初报[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692-1694. 被引量:2
5 贝丽霞,陈祥梅,赵海红.药用植物刺五加组织培养关键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91-93. 被引量:9
6 沙守峰,李俊才,刘成,王家珍,蔡忠民.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梨树上的应用[J] .河北果树,2005(4):4-5. 被引量:6
7 陈之群,刘志敏.绒毛白蜡茎段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3):472-473. 被引量:16
8 张彦妮.影响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因素[J] .北方园艺,2006(3):132-133. 被引量:21
9 何泼,申延,秦俊哲,董文宾.杜仲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2):21-25. 被引量:8
10 何泼,申延,秦俊哲,董文宾.杜仲组织培养的研究[J] .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27-30. 被引量:3
1 杨建宁,杨万金.新桑品种叶果一号(原名:盘桑二号)选育初报[J] .四川蚕业,2011,39(4):21-23. 被引量:6
2 柳自敏,沈国新,吴卫成,汪一婷.中生早熟桑品种湖桑87号应用初报[J] .蚕桑茶叶通讯,1998(1):27-29.
3 曹忱,施炳坤,吴朝吉,袁月琴.桑树种质资源饲料品质的鉴定研究[J] .作物品种资源,1997(1):37-38. 被引量:1
4 覃芳芸,陈磊,潘杰,熊毅,白昀,朱伟,郭建刚,李华明,刘棋.猪链球菌1型的分离与鉴定[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9):77-78.
5 吕志强,林寿康,计东风,吴云翔.浙江桑树品种资源的调查 Ⅲ、饲料品质的生物鉴定[J] .蚕桑通报,1992,23(1):27-29. 被引量:2
6 朱光书,林强,曾燕蓉,崔秋英,邱长玉,张朝华,朱方容.桑树叶质鉴定的研究进展[J] .广西蚕业,2015,52(3):51-56. 被引量:5
7 霍玉娟,胡建东,张风勇.吡效隆对猕猴桃增产的作用[J] .河南林业,1997(4):50-50.
8 鱼乐消毒剂[J] .淡水渔业,1987,17(3):24-24.
9 韩国新,王卫明,朱引根,沈建珍,陆金根,陈桂珠,王永琴,周伟林.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J] .江苏蚕业,2003,25(4):49-51. 被引量:2
10 韩世玉,黄浩康.引进桑品种生物鉴定比较试验[J] .遵义科技,1999,27(1):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