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美戏剧交流的文化学意义
被引量:
2
The Cultur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changes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Drama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美戏剧文化之间存在着历史不短的交流,这种交流,在变化的语境里显现出不同的交流效应。在殖民语境的历史条件下,到全球化的美国霸权语境里,中、美戏剧艺术之间有过交流互惠,也有过意义阻滞与歧误。交流的有效性与文化成果取决于交流语境,而交流语境的构成就成为交流历史中启悟我们当今交流立场和交流姿态的重要咨讯。这是跨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
吴戈
机构地区
云南艺术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05年第4期27-37,共11页
Ethnic Art Studies
关键词
中
美戏剧
跨文化研究
文化学意义
分类号
J80-05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乐黛云.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自觉[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2):5-11.
被引量:4
2
崔之元.
布什原则 西方人文传统 新保守主义[J]
.读书,2003(8):3-11.
被引量:16
3
约翰.齐茨曼.
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J]
.人民文摘,2003,0(1):50-5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英]舒马赫(E·F·Schumacher) 著,虞鸿钧,郑关林.小的是美好的[M]商务印书馆,1984.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8
1
马建华.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价值意义[J]
.福建艺术,2007(4):8-14.
被引量:7
2
陈喜贵.
新帝国主义的政治逻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1):130-137.
被引量:2
3
张旭.
施特劳斯在中国:施特劳斯研究和论争综述[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4):12-16.
被引量:6
4
许清清.
国际恐怖主义新态势的深层原因分析及对策——对“多数的暴政”的反思[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10):84-86.
5
董正华.
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下)[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6):51-57.
6
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7-15.
被引量:63
7
袁松.
“先发制人论”与国际法的发展方向[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1):113-116.
被引量:1
8
丁原明.
先秦儒家的和平观[J]
.管子学刊,2007(1):45-49.
被引量:3
9
章玉丽.
韩剧中的中国文化影响[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83-84.
被引量:2
10
李兴锋.
美国当前外交安全政策评析[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1):81-83.
同被引文献
4
1
乐黛云.
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自觉[J]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2):5-11.
被引量:4
2
周宁.
另一种东方主义:超越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6):5-12.
被引量:71
3
都文伟.
洋人身披黄马褂——论美国自编自演的第一部中国剧的文化内涵与舞台意义[J]
.艺术百家,2001,17(1):43-51.
被引量:3
4
罗世平.
后殖民语言势差结构理论[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4):61-65.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姜萌萌.
超越“东方主义”视角的《黄马褂》——重审美国白人笔下的中国主题剧[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3(1):304-315.
被引量:1
2
王富,欧宗启.
论权力与后殖民语言现象——兼与罗世平先生商榷[J]
.社科纵横,2009,24(11):82-8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罗世平.
再论后殖民语言势差结构理论——与王富、欧宗启商榷[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80-87.
2
王富.
高权势低语势文化对低权势高语势文化的翻译——语言势差论下翻译的非殖民性[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2):125-131.
被引量:3
3
郝爽.
从“中国惯例”到“美国戏剧”:《黄马褂》的媒介书写嬗变[J]
.艺术传播研究,2023(3):103-115.
1
王琪森.
印学人生——韩天衡篆刻艺术的文化学意义[J]
.上海艺术家,2000(4):117-119.
2
马菂,胡志刚.
试论电视散文的文学文化学意义[J]
.当代电视,2003(3):48-49.
3
王艳云.
“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1):100-103.
被引量:1
4
沈松祥.
试论当代“大行草”现象的得与失[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31(4):111-113.
5
张雷.
浅析王铎的临古[J]
.美术大观,2013(8):51-51.
6
范丹姆,李修建.
20世纪以前艺术的跨文化研究史论[J]
.民族艺术,2014(3):108-112.
被引量:4
7
傩堂戏汉朝将军面具 传世贵州道具[J]
.民间传奇故事,2011(11):37-37.
8
王艳云.
“性别与影像:台湾女性电影与跨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述评[J]
.电影艺术,2011(3):160-160.
9
王丹丹.
论宋元南戏和明传奇中“不完全”背供表演的美学意蕴[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5):37-40.
10
李立.
曼荼罗的文化学浅释[J]
.民族艺术研究,2002,15(5):50-56.
被引量:3
民族艺术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