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镇江高专学报》
200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Journal of Zhenjiang College
参考文献3
-
1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 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6.
-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36.
-
3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76.
同被引文献14
-
1孙建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人文教育[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1):74-76. 被引量:2
-
2邓小军.国学研究的态度与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1998(2):24-26. 被引量:1
-
3魏友林.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教育评论,1996(1):65-66. 被引量:2
-
4郑欣.忆陈寅恪师[J].文史哲,1996(6):41-43. 被引量:4
-
5池灵巧.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反思[J].文学教育(中),2010(7):119-119. 被引量:8
-
6曾建.语文教师素质与语文人文教育的回归[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21(2):10-12. 被引量:3
-
7刘海燕.话题作文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5):106-107. 被引量:1
-
8泰勒.原始文化.文化学辞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8-109. 被引量:1
-
9中庸·第二十章. 被引量:3
-
10张新艳.当代中国启蒙教育的一大缺失——兼谈语文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156-1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9
-
1孙颖.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策略[J].文教资料,2010(16):51-52. 被引量:2
-
2蔡丽华.医学高职生人格现状调查及人格教育必要性分析[J].小品文选刊(下),2017,0(6):290-291.
-
3曾令娥,刘剑文.多媒体阅读体验教学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初探[J].教师,2018,0(33):46-47.
-
4阚兴营.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8,0(1):33-33. 被引量:7
-
5成荣发.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J].中华传奇,2019,0(4):30-31.
-
6蒋俊林.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数码设计,2018,7(13):270-271.
-
7李秀金,吴德民.浅析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的人文关怀[J].参花(下),2020(7):54-54.
-
8张西鹏.初中语文教学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9,0(16):235-235.
-
9吕向铭.浅议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新课程(中学),2017,0(2):122-122. 被引量:1
-
1肖复兴.人生除以七[J].青年博览,2015,0(9):64-64.
-
2时丁.试论教育的社会职能[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8(2):24-31.
-
3孟卓群.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网络体系的构建[J].大视野,2008,0(7):183-183. 被引量:1
-
4陶文玲,侯冬青.谈网络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36-237.
-
5黄志强.关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2):15-16.
-
6宰波,郭建勋.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刍议[J].科技信息,2007(34):188-188. 被引量:3
-
7张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07,25(6):4-8. 被引量:7
-
8王远伟.论博雅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1):57-60. 被引量:5
-
9刘惠琴,林功实,白永毅.国内外创造教育浅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7-10. 被引量:8
-
10李国辉.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5(17):72-73.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