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电影剧作的诞生与初始期
被引量:1
Retrospection on the Birth of Chinese Screenplays and the Early Period
出处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24,共9页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共引文献9
-
1凌玲.《火烧红莲寺》:权威消解与弱者梦幻——兼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大众心理态势[J].电影评介,2008(20):14-15.
-
2柯可.广东电影文学创作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9(4):109-114.
-
3于丽娜.《小城之春》与中国电影中的第一人称叙事[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3(4):3-9. 被引量:3
-
4万传法.魔戏:早期中国电影叙事研究的新思考——对于一种“核心元”或“元叙事”的探索[J].电影艺术,2016(5):143-150. 被引量:2
-
5穆俊.从“幕后幽灵”到“绘影绘声”——中国有声电影初期的声画关系研究(1930—1937)[J].电影文学,2018(17):4-12.
-
6周少华.中国电影初始期文学改编的特征及其当代意义(1905—1931)[J].当代电影,2021(12):144-150.
-
7薛峰,张通建.百年新声:电影史与互联网上的《劳工之爱情》[J].电影新作,2022(4):20-25.
-
8田义贵,谭求健.从“吸引力装置”到现代性表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里的阶梯影像[J].艺术百家,2023,39(4):130-140.
-
9陈山.红色的果实——“十七年”电影中的类型化倾向[J].电影艺术,2003(5):24-28. 被引量:16
同被引文献15
-
1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20(1):1-13. 被引量:250
-
2北岳.人类理性协议与法律规则的来源[J].现代法学,1997,19(1):8-29. 被引量:13
-
3梁治平.“法”辨[J].中国社会科学,1986(4):71-88. 被引量:60
-
4张恒山,黄金华.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异同[J].法学,1995(7):9-13. 被引量:13
-
5张文显.“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J].中国法学,1990(4):24-33. 被引量:78
-
6梁治平.“法自然”与“自然法”[J].中国社会科学,1989(2):209-223. 被引量:24
-
7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张京媛.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J].当代电影,1989(6):47-59. 被引量:258
-
8卞文.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的发展与法学的重构——法学基本范畴研讨会纪实[J].当代法学,1988,2(3):2-10. 被引量:9
-
9梁治平.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J].比较法研究,1987,1(2):17-32. 被引量:20
-
10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7(5):1-9. 被引量:224
-
1香港电影的起落不如我们从港影来过[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1):66-73.
-
2戴白夜.百年掠踪——对中国电影100周年的冷思考[J].大舞台,2005(6):33-37.
-
3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演员[J].财会月刊,2014(9).
-
4佚名.严珊珊:世界公认的中国女演员第一人[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0(13):75-75.
-
5李多钰.1913年黎氏兄弟开创香港电影源流[J].出版参考(新阅读),2005(7):22-23.
-
6凤群.黎北海的电影人生[J].当代电影,2011(8):55-62. 被引量:2
-
7刘崇实.诱人·迷人·感人——外宣风景片制作感想[J].新闻通讯,2000(1):45-46.
-
8贾玉蕾.我们为何重提喜剧电影?[J].电影,2011(2):46-47.
-
9蔡洪声.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J].当代电影,1997(3):4-9. 被引量:4
-
10赵骥.民鸣社与《西太后》[J].上海戏剧,2011(6):28-3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