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苏大麻哈鱼的分布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chus masu(Brevoort)属于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Oncorhychus。
作者
王剑辉
机构地区
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1985年第3期50-51,共2页
Fisheries Science
关键词
大麻哈鱼
鲑科
分布
分类号
S965.22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Q95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9
1
赵晓勤,倪娟,陈立侨,顾志敏,周志明.
日本沼虾4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2):224-229.
被引量:55
2
庄平,章龙珍,田宏杰,赵峰,宋超.
盐度对施氏鲟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198-203.
被引量:39
3
徐力文,冯娟,郭志勋,林黑着,郭根喜.
盐度对军曹鱼稚鱼血液生理生化及鳃Na^+-K^+ ATPase活性的影响[J]
.海洋环境科学,2008,27(6):602-606.
被引量:16
4
何铜,刘小林,杨长明,黄皓,相建海.
凡纳滨对虾各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J]
.生态学报,2009,29(4):2134-2142.
被引量:34
5
许晓娟,李加儿,区又君.
鱼类消化系统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2009,28(6):350-354.
被引量:13
6
廖锐,区又君,勾效伟,李加儿.
黄唇鱼、大黄鱼、丁氏■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差异和判别分析[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24(4):305-310.
被引量:21
7
刘建勇,杨廷宝.
我国沿海鲻鱼(Mugil cephalus)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差异研究[J]
.海洋与湖沼,2009,40(5):572-576.
被引量:25
8
徐革锋,陈侠君,杜佳,牟振波.
鱼类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消化酶的分布与特性[J]
.水产学杂志,2009,22(4):49-55.
被引量:48
9
刘伟,支兵杰,战培荣,关海红,覃东立.
盐度对大麻哈鱼幼鱼血液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9):2411-2417.
被引量:30
10
胡玲玲,李加儿,区又君,于娜,王刚.
养殖条石鲷消化道形态构造及组织学观察[J]
.南方水产,2010,6(6):65-69.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3
1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唐富江.
马苏大麻哈鱼不同月龄表型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J]
.水产科学,2017,36(6):707-713.
被引量:7
2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鲁万桥,崔康成,唐富江.
盐度对马苏大麻哈鱼血液生化指标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6(4):466-471.
被引量:4
3
李培伦,王继隆,唐富江,鲁万桥,刘伟.
马苏大麻哈鱼幼鱼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J]
.水产学杂志,2021,34(4):43-4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李培伦,刘伟,王继隆,唐富江,崔康成,高文燕.
马苏大麻哈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8,33(5):600-606.
被引量:13
2
张根芳,张文府,罗雨,方爱萍,叶容晖,程霄玲,任岗,杨受保.
不同月龄三角帆蚌形态性状及体重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J]
.淡水渔业,2018,48(6):101-107.
被引量:3
3
吴新燕,梁宏伟,罗相忠,沙航,邹桂伟.
不同月龄长丰鲢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2021,17(3):62-69.
被引量:9
4
童立豪,谭凡民,罗砚,倪孔平.
红树林人工湿地生态养殖黄鳍鲷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21,37(3):248-255.
被引量:2
5
李培伦,鲁万桥,唐富江.
黑龙江省大龙湖大银鱼形态性状因子主成分和通径分析[J]
.湿地科学,2022,20(1):86-93.
被引量:5
6
李培伦,刘伟,鲁万桥,唐富江,王继隆.
大麻哈鱼消化器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J]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5):1457-1465.
被引量:4
7
陈宵,肖志忠,肖永双,姬广磊,邓钦有,李旋,王雨福,马玉婷,李军,刘相全,连昌,连亚明,杨理忠.
斑石鲷消化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J]
.海洋科学,2022,46(7):70-77.
被引量:2
8
陈会琴,毕保良,胡青.
不同盐度驯化对罗非鱼肉质、血清生化指标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7(6):971-978.
被引量:3
9
吉哲慧,李清,蒋明,孙艳红,陆星,陈见,李佩,魏辉杰,李明光,王贵英.
杂交鲌(翘嘴鲌♀×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研究[J]
.淡水渔业,2023,53(1):12-19.
被引量:3
10
陈微佳,李福学,张思鹏,陈燕婷,戴燕彬,黄洪龙,尤颖哲,陈武各.
淡水与海水养殖的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幼鱼的生长、生化指标和消化酶活力的差异[J]
.渔业研究,2023,45(1):30-39.
被引量:1
1
黄浩明.
马苏大麻哈鱼[J]
.水产科技情报,1974,1(2):28-29.
被引量:1
2
水产资源与捕捞技术[J]
.南方水产科学,2003,5(1):13-22.
3
渔业生物学[J]
.南方水产科学,2003,5(11):6-17.
4
董崇智.
大麻哈鱼[J]
.水产科技情报,1973(9):29-31.
5
史丽明.
三倍体马苏大麻哈鱼生长快、寿命长[J]
.海洋渔业,1986,8(3):138-138.
6
陈春山,郑伟,申慧卿,常宝全,胡庆杰,余波.
不同地区陆封型马苏大麻哈鱼人工养殖效果比较[J]
.水产科技情报,2017,44(2):96-98.
被引量:3
7
渔业生物学[J]
.南方水产科学,2004,6(9):12-21.
8
李建兴,白庆利,李永发.
高档冷水性鱼类——虹鳟[J]
.农村百事通,2004(18):38-38.
9
王秉和.
世界大麻哈鱼养殖产量增加[J]
.海洋渔业,1986,8(5):234-235.
10
夏重志,陈金平.
关于大西洋鲑的起源问题[J]
.水产学杂志,1998,11(1):71-72.
被引量:2
水产科学
198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