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纳入全球化 ,我国有许多民间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冲击和破坏。由有关机 构组织研究人员和社会力量立即启动和及时开展保护这些民间文化的工作 ,迫在眉睫 ,这项工作可以称之为中 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行动。
作者
刘铁梁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1-5,共5页
Journal of Wenzhou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民间文化遗产
调查
抢救
中国
民间传统文化
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
民俗学
分类号
K892.24 [历史地理—民俗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85
1
林凤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刍议——以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1):146-149.
被引量:7
2
宋俊华.
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J]
.文化遗产,2012(1):1-5.
被引量:130
3
赵曦,周兵.
境由心造——专访《台北故宫》总导演周兵[J]
.中国电视(纪录),2009(2):47-51.
被引量:2
4
白庚胜.
中国民间故事的抢救原则——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会议上的讲话[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3):1-4.
被引量:1
5
弓长.
帕提农神庙——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J]
.城市开发,2004(9):52-53.
被引量:2
6
杨利慧.
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9-54.
被引量:48
7
刘铁梁,赵丙祥,王杰文,岳永逸,刁统菊,王学文.
北京民俗文化普查方案(试行)·下[J]
.民俗研究,2004(3):152-177.
被引量:5
8
乌丙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102-106.
被引量:114
9
费孝通,方李莉.
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J]
.民族艺术,2001(1):8-19.
被引量:64
10
贺学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2):103-109.
被引量:467
引证文献
6
1
张成福,梁平.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4):16-22.
被引量:11
2
洪映红.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83-86.
被引量:3
3
张祖群.
试论文化遗产的记忆功能与政治属性[J]
.西部学刊,2014(12):16-19.
4
刘正爱.
在田野中遭遇“非遗”[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3):56-64.
被引量:8
5
洪映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高校学科教育的融合——以民俗学学科为例[J]
.百色学院学报,2016,29(4):133-136.
被引量:2
6
李修远,马知遥.
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保护[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28-3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洪映红.
评选“福建十大最美乡村”的民俗学思考[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1):162-165.
2
洪映红.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83-86.
被引量:3
3
别金花,梁保尔.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2008,19(6):446-450.
被引量:34
4
洪映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视角[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23(5):68-70.
被引量:4
5
洪映红.
民间立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17-21.
被引量:6
6
陈金文.
非遗保护与民俗学研究间的理想关系及实际状况[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3):7-10.
被引量:18
7
魏崇周.
2001-2010: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
.民俗研究,2010(3):80-89.
被引量:31
8
杨妍,朱启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223-225.
被引量:5
9
王发耀.
南京秦淮灯会的保护研究[J]
.长江丛刊,2016(11):34-34.
10
高艳芳.
近十年来中国民俗学转型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3):16-20.
1
胡凌虹.
乌丙安:老骥伏枥,志在“非遗”[J]
.上海采风,2012(12):44-47.
被引量:1
2
赵世瑜.
给民间文化遗产一个重生的空间[J]
.美术观察,2004(3):11-12.
被引量:2
3
刘文.
纪念妙峰山民俗考察8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暨中国民俗学调查纪念碑落成[J]
.民间文化论坛,2005(3):74-74.
4
向云驹.
大道无形——中国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在行动[J]
.今日中国论坛,2005(12):25-27.
5
王晓波.
和平的使者 抗战的友人——试论端纳在西安事变中的作用[J]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3):12-12.
6
王小明.
口述史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提供的新视角[J]
.西北民族研究,2012(3):99-104.
被引量:21
7
于爱成.
“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民间文化论坛,2004(6):107-107.
8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十大要闻[J]
.中华遗产,2005(2):142-142.
9
成祥.
拯救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文汇出版社近日出版《紧急呼救》[J]
.今日上海,2003(6):54-55.
10
魏丽萍.
留住民族的根——对抢救保护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思考[J]
.中国土族,2003(4):32-34.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