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公有制主体的发展特征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公有制的实现既涉及客体方面的形式问题,也涉及主体方面的发展问题。公有制主体的二重性矛盾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践的基本矛盾。主体需要通过两个环节完成二重性的历史统一:能力的普遍提高和经济民主原则的信奉贯彻。研究公有制主体发展特征无疑构成把握现代经济发展规律,架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
作者
马国旺
机构地区
天津对经学院理论部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关键词
公有制主体
发展特征
中国
所有制结构
经济民主化
分类号
F12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张燕喜,彭绍宗.
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研究观点综述[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35-40.
被引量:23
2
陆雄文著..民主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63.
3
王兰垣,余金成主编..空想社会主义比较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36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杨昌俊.
从个体全面发展的高度试解“重建个人所有制”之谜[J]
.广东社会科学,1997(1):11-15.
被引量:2
2
应克复.
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方法论问题[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7,49(5):9-14.
被引量:4
3
张兴茂.
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5(2):7-11.
被引量:9
4
凌令时.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提法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2).
被引量:1
5
张洪武.
谈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J]
.理论研究,1995(2):21-2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2
1
何顺果.
小农制:一种普遍而长命的生产方式——兼论“生产方式≠社会形态”[J]
.世界历史,2000(6):2-10.
被引量:12
2
初玉岗.
马克思之迷与国有经济治理的缺陷[J]
.经济学家,2005(5):72-78.
被引量:2
3
裴晓军.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当代解读[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2):12-18.
被引量:1
4
王晓龙.
企业办公室工作要坚持“四不让”[J]
.办公室业务,2006(2):36-37.
被引量:5
5
李韦,张雯雯.
析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9-12.
被引量:2
6
胡吕银.
“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法学求解[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3):91-97.
被引量:3
7
于金富,安帅领.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特征——兼论公众股份制是我国现阶段“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形式[J]
.经济学动态,2010(4):50-55.
被引量:12
8
裴晓军,邸敏学.
重建个人所有制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以前苏联与前南斯拉夫为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3):125-131.
被引量:1
9
张华东.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意义[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203-208.
被引量:2
10
裴晓军.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潮的兴起与探索[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40-43.
被引量:3
1
吕鲁生.
试论集体经济将成为我国公有制主体的历史必然性[J]
.集体工业经济,1993(12):3-6.
2
马霁.
略谈云南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客观依据和目标选择[J]
.创造,1995,3(2):27-28.
3
徐晓华.
坚持公有制主体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之道[J]
.消费导刊,2008,0(15):254-254.
4
黄文忠.
对社会主义经济公式的新认识[J]
.党政论坛,1998(4):31-32.
5
巫继学.
本质之变:改革形成公有制主体混合经济[J]
.经济体制改革,1989(3):40-44.
6
公有制主体的内涵[J]
.求实,1994(12):20-20.
7
肖厚智,叶翔凤.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8(1):14-17.
8
高洁.
何必要谈所有制[J]
.市场周刊(资本),2014(8):3-3.
9
谭晓晖.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J]
.湖南社会科学,2003(3):119-120.
被引量:3
10
林巧健.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J]
.三明学院学报,1999,17(S4):49-53.
理论与现代化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