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9-62,共4页
Languag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共引文献32
-
1许建中,于年河.世纪之交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展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111-116.
-
2蒋巧云.高职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及其功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43-44. 被引量:1
-
3刘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脑筋急转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5):79-82. 被引量:3
-
4江爱军.浅议幼儿教师提高语言素养的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7(7):106-107. 被引量:12
-
5李自庆.论“交流互动”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与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29):114-115. 被引量:2
-
6陈健.综合教学法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8(9):110-112. 被引量:1
-
7杜依倩.浅析例证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124-125.
-
8程坤.用好教材,教活语文——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1(9):3-3. 被引量:1
-
9张秀波.给课堂教学加点“味精”[J].大江周刊(论坛),2011(1):168-168.
-
10徐音.对外汉语教学新探索[J].科教导刊,2011(8):55-55.
同被引文献23
-
1张定远.吕叔湘的语文教学效率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8):2-5. 被引量:4
-
2董菊初.吕叔湘张志公的口语教学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5):83-85. 被引量:5
-
3刘志忠.吕叔湘新时期语文教学思想略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1):140-142. 被引量:2
-
4田小琳.吕叔湘先生的语言研究对社会的贡献[J].中国语文,1994(2):113-118. 被引量:2
-
5吕必松.吕叔湘先生与对外汉语教学[J].中国语文,1994(2):119-120. 被引量:2
-
6张志公.吕叔湘先生和中小学语言教育──联系实际、为社会实际服务的语言科学家的一代宗师[J].课程.教材.教法,1994,14(9):7-9. 被引量:4
-
7周元湘.忧患意识 本体视角——重读吕叔湘[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4):7-12. 被引量:3
-
8曹国军,高玉平.切中时弊 指点迷津——论吕叔湘语文教育思想[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5):77-80. 被引量:2
-
9田本娜.探源寻根 根深叶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浅见[J].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0):30-36. 被引量:10
-
10章朝阳.探趣求法 乐学善学——学习“三老”教育思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5(1):9-10. 被引量:2
-
1任苏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语文教育观(续) ──叶圣陶语文教育观探析[J].人民教育,2000(2):48-50.
-
2陆从兰.现当代关于形声字声符功能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7):11-12. 被引量:1
-
3权俊良.叶圣陶语文教育观述略[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85-188.
-
4林杏光.《张志公文集介绍》[J].汉语学习,1990(6):49-49.
-
5刘玉翠.浅议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以及"语文教育观"[J].金色年华(下),2012(1):38-38. 被引量:1
-
6刘婷.近年来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3):126-126.
-
7用多元多维的视角解读中学文本[J].语文建设,2009(11):10-10.
-
8生.著名修辞学史家周振甫、著名语言学家余心乐先生逝世[J].修辞学习,2000(4):34-34.
-
9翟淑英.认识、实践与超越——写作教学改革三部曲[J].企业研究,2010,0(2X):72-73.
-
10刘玉春.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J].现代语文(高中版),200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