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东亚儒家思想史脉络论“经典性”的涵义 被引量:3

The Meaning of "Classical" in Context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ast Asi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辑的三篇文章,均系作者提交“什么是经典?”学术研讨会(哈佛-燕京学社资助;中山大学哲学系,2001年12月15-16日)(1)的论文。以“什么是经典?”为题,其实不是拘泥于关于经典的定义,而是想引发出对与之相关的思想学术文化问题的广泛讨论。选在这里的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深化对中国文化中“经典”意义的探讨。黄俊杰教授的论文《从东亚儒家思想史脉络论“经典性”的涵义》,以中日儒者释经的观点为据,揭示儒家经典所包含的社会政治、形上学与心性论三个重要内涵。这一思路着重的是经典本身所隐涵的内在价值。王中江教授的《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经典形成的历史文化条件上。论文分若干层面描述了儒家“六经”形成经典的历史轨迹,强调了教化之典与政治之典同制度结构的关联。陈立胜教授的《儒学经传的怀疑与否定中的论说方式》,则通过对《大学》公案的研究,从“论说方式”入手揭示儒门之争背后的思想预设,从而展开对经与传、经与经、经与道以及经与解之间多重意义关系的结构分析。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以儒家经典当作中国经典的标准形态来研究,反映了儒家经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不过。
作者 黄俊杰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2年第2期35-47,共13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3

  • 1余树苹.“什么是经典?”——对一次主题讨论的述评[J].现代哲学,2002(1):121-125. 被引量:4
  • 2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译.《西方正典》.台北:立绪文化事业公司,1998,(上),页7. 被引量:1
  • 3陈昭瑛.《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未刊稿). 被引量:1
  • 4钱穆.《国史大纲》.《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7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8,第6章 被引量:4
  • 5司马迁..史记 7[M].北京:中华书局,1985:全3322+33+23.
  • 6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73,页90. 被引量:1
  • 7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页2499 被引量:2
  • 8伊藤仁斋 井上哲次郎 蟹江义丸编.《语孟字义》[A].井上哲次郎,蟹江义丸编.《日本伦理学会》卷之五[C].古学派力部(中),(东京)育成会,1901年版.第12页. 被引量:4
  • 9伊藤仁斋.《童子问》.《近世思想家文库》,东京:岩波书店,1966,1988,页205 被引量:4
  • 10黄俊杰.《伊藤仁斋对孟子学的解释:内涵、性质与涵义》.氏著.《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台北: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1,第5章 被引量:1

共引文献52

同被引文献22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