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7,共7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参考文献18
-
1贡尼.《霍克海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被引量:1
-
2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被引量:6
-
3(德)胡塞尔(Edwund,Husserl)著,王炳文译..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66.
-
4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1994.
-
5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商务印书馆,1995年.. 被引量:22
-
6张亮著..“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 阿多诺早中期哲学思想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361.
-
7赵海峰,解保军.阿多诺对胡塞尔的批判——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在现代语境下的一种对话[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52-57. 被引量:1
-
81973a,Die Transzemlenz des Dinglischen und Noematischen in Husseds Phanomenologie, Gesammelte Schrifen 1, Suhrkamp Verlag. 被引量:1
-
91973b,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 by E, B. Ash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被引量:1
-
101977 ," The actuality of philosophy", in Telos 31 (Spring).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6
-
1陈林林.方法论上之盲目飞行——利益法学方法之评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4(5):63-71. 被引量:56
-
2韩连庆.现象学运动在美国的发展[J].哲学动态,2004(9):22-26. 被引量:4
-
3韩连庆.技术与知觉——唐·伊德对海德格尔技术哲学的批判和超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5):38-42. 被引量:29
-
4张亮.德国当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与“哲学的现实性”——青年阿多诺的哲学思想[J].南京社会科学,2001(10):32-38. 被引量:3
-
5李朝东.知识起源的前述谓经验之现象学澄清[J].哲学研究,2005(3):72-79. 被引量:2
-
6杨大春.20世纪法国哲学的现象学之旅[J].哲学动态,2005(6):38-46. 被引量:5
-
7秦裕,韩震.方法就是事物本身[J].哲学研究,2005(8):48-55. 被引量:9
-
8戴月华.何为“物”——海德格尔“物”之探索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0):93-97. 被引量:4
-
9金高品,魏敦友.论胡塞尔“现象学革命”的内在逻辑[J].哲学研究,2006(1):59-64. 被引量:1
-
10臧佩洪.身体、现象与世界——梅洛-庞蒂早期身体问题研究[J].江海学刊,2006(2):37-41.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97
-
1杨学功.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新形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5):32-37. 被引量:15
-
2李文阁.哲学家何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4(6):42-47. 被引量:5
-
3吴晓明.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2-11. 被引量:11
-
4贺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与价值虚无主义课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12-19. 被引量:20
-
5邓晓芒.建构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J].学术月刊,2004,36(12):27-34. 被引量:11
-
6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J].哲学动态,2004(12):3-8. 被引量:25
-
7周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上)[J].河北学刊,2005,25(1):36-42. 被引量:14
-
8俞吾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1):4-10. 被引量:146
-
9郭湛,曹鹏飞.哲学视域中的公共性及其当代诠释[J].齐鲁学刊,2005(1):121-126. 被引量:17
-
10俞吾金.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的扬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1):28-34. 被引量:15
-
1陆军.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传承,2011,0(8X):24-25.
-
2王海峰.王海峰作品[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0(6):139-139.
-
3李怀珍.一种反形而上学的运动——论逻辑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拒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7):141-144. 被引量:1
-
4刘刚,李卫东.试论儒家义利观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得失[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69-71.
-
5乔丽娜,许哲.先进文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J].世纪桥,2009(1):87-88.
-
6汤姆·洛克莫尔,员俊雅.卢卡奇和黑格尔式马克思主义的终结[J].哲学动态,2013(2):29-35. 被引量:1
-
7吴福妹.康德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得失[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8,21(3):51-53.
-
8陶渝苏.从“拒斥形而上学”看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得失[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4(1):17-23. 被引量:1
-
9房海峰,谱庄.独自在山路上[J].中国摄影家,2009(4):87-87.
-
10丁长青,袁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解读[J].社会科学家,2009,24(7):11-14.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