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二)——陈独秀与鲁迅启蒙思想的比较
被引量:1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3-54,11,共13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参考文献17
-
1.《陈独秀书信集》[M].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252,473页. 被引量:9
-
2.《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被引量:129
-
3.《鲁迅全集》第4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4页. 被引量:50
-
4王福湘.《新文化精神不朽—鲁迅和五四散论》[A]..《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C].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4-75页. 被引量:1
-
5.《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8页. 被引量:15
-
6.《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461、454、461、316、316、471、403页. 被引量:39
-
7.《鲁迅全集》第3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8页. 被引量:39
-
8.《鲁迅全集》第1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254页. 被引量:38
-
9.《鲁迅全集》第6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被引量:100
-
10.《鲁迅全集》第7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19页.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10
-
1王瑶.谈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文学评论,1981(5):3-10. 被引量:7
-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3页. 被引量:212
-
3.《鲁迅杂文全集》[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74页. 被引量:14
-
4.《鲁迅全集》(第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9页,第223页,第159页,第159页,第160页,第224页,第223页,第159页,第159页. 被引量:5
-
5.《鲁迅全集》(第12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5页. 被引量:7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被引量:110
-
7.《鲁迅全集》(第1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被引量:12
-
8《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卷,第58、30页. 被引量:1
-
9《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卷.第243-245页. 被引量:3
-
10《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卷.第683页. 被引量:3
共引文献336
-
1葛涛.论《故事新编》与《神曲·天堂篇》[J].鲁迅研究月刊,2004(6):79-85. 被引量:2
-
2刘海玲.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与意识形态改写——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2):74-75.
-
3何芬.中国现代文学国民性问题研究评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S1):1-3. 被引量:2
-
4李鹏.鲁迅、郁达夫翻译观比较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4(7):70-74. 被引量:4
-
5牟德刚.中国共产党在非基督教运动中的立场态度及其历史意义[J].江汉论坛,2004(8):106-108. 被引量:4
-
6何玲华.论《新青年》中的鲁迅[J].求索,2004(7):193-195. 被引量:1
-
7牛晓东.论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8(9):31-33. 被引量:3
-
8张洪波,葛善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4):49-53. 被引量:7
-
9高瑞泉.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近代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1(6):65-72. 被引量:7
-
10刘保昌.中国现代文学进化观与道家文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60-65.
同被引文献17
-
1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中国社会科学,1996(6):167-178. 被引量:15
-
2乔国强,姜玉琴.法国启蒙思想与陈独秀的文学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217-228. 被引量:2
-
3程凯.寻找“革命文学”、“左翼文学”的历史规定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9(1):75-77. 被引量:11
-
4支克坚.冯雪峰、胡风与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流派问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4):37-54. 被引量:5
-
5吕周聚.论鲁迅的异端思想[J].鲁迅研究月刊,2008(12):42-48. 被引量:1
-
6施仲贞.《论语》中“异端”研究史考辨[J].人文杂志,2009(3):31-37. 被引量:3
-
7李建军.王实味与鲁迅的文学因缘[J].小说评论,2012(4):49-56. 被引量:5
-
8李怡.左右难辨的胡风[J].鲁迅研究月刊,2012(12):4-8. 被引量:1
-
9钱理群.建国前夕对《论主观》的批判和胡风的反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4):33-45. 被引量:5
-
10罗志田.陈独秀与“五四”后《新青年》的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2013(3):116-130. 被引量:13
-
1季学源.小红:万绿丛中一点红——对小红评论的质疑[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3):59-64. 被引量:1
-
2张爱君.“文化”的孤独与悲剧——重读孔乙己[J].时代文学,2009(8):140-140.
-
3魏巍.迷茫与反思:当前鲁迅小说几个误读的检讨[J].鲁迅研究月刊,2015(8):25-35. 被引量:1
-
4史飞翔.周作人的最后两年[J].文史博览,2009(6):42-43.
-
5张玲.《邯郸记》和《麦克白》中女性形象的异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82-85. 被引量:1
-
6昌岚.彻底批判《红楼梦》研究中的“人性论”观点——对蒋扣森《红楼梦论稿》的意见[J].文学遗产,1960(331):1-1.
-
7鲁迅论艺术典型与生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7,31(4):66-70.
-
8钱旭初.绝望·否定·关怀——论鲁迅人文精神的起点与支点[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2):40-43.
-
9张俊畦.俊畦杂谈[J].美文(上半月),2006,0(3):16-18.
-
10纳撒尼尔·霍索恩,邓笛.小雪人[J].金色少年(读写小达人),2005(3):1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