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38-40,共3页
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参考文献2
-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当前形势下的就业思路与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02(34):2-10. 被引量:17
-
2本书编写组编..《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0.
共引文献16
-
1郭艳茹.山东省城镇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4):43-46.
-
2贺艳春,周磊.论出口商品结构改善与就业空间扩张的关系[J].南方经济,2004,33(11):71-74. 被引量:6
-
3谢桂华.市场转型与下岗工人[J].社会学研究,2006(1):22-58. 被引量:22
-
4杨伟国.短期紧张、结构缺口与大学生就业——再读《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图书评论,2007,30(5):15-21. 被引量:13
-
5王婷婷,孙浩然.计算机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指导[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203-203.
-
6李贵友.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5):296-297.
-
7孙胜利.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J].经济学动态,2003(1):22-25. 被引量:31
-
8傅颂.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总体态势与影响就业的因素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2):46-48.
-
9谷永芬,周玲珍,何记东.影响当前就业的因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3(4):28-29. 被引量:2
-
10傅道忠.发展中国家促进就业的做法及其借鉴[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3,16(2):8-1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11
-
1高秋艳.浅析我国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J].兰州学刊,2004(4):181-182. 被引量:4
-
2黄列.社会性别与国际人权法[J].环球法律评论,2005,27(1):7-17. 被引量:18
-
3薛宁兰.法定夫妻财产制立法模式与类型选择[J].法学杂志,2005,26(2):75-77. 被引量:37
-
4姜殊.分多少权力给女人[OL/EB].http://news.sina.com.cn/c/2004-03-09/12223005488.shtml. 被引量:1
-
5薛宁兰.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法律保障--写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案施行之际[OL/EB].http://www.iolaw.org.cn/temp/cn/showarticle.asp?id=1613. 被引量:1
-
6李雪,林静,单芸.上海外企女员工一半以上不能休产假[OL/EB].http://news.yninfo.com/shehui/redian/2005/11/1131159096_15/. 被引量:1
-
7刘明辉.劳动法领域的哲学思辨[OL/EB]http://ww.1dbzfx.org/lunwen/34.htm. 被引量:1
-
8薛宁兰.退休年龄性别差异政策与立法的检讨[A].社会性别与劳动权益[C].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54-163. 被引量:1
-
9吉雅.论我国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6):47-50. 被引量:5
-
10张桂华.全球化与中国妇女参政政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2(1):241-245. 被引量:4
-
1杨宜勇.就业增长既要“量”也要“质”[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4):22-22. 被引量:1
-
2陈海秋.论农民工就业质量的提高与“体面就业”[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4):64-68. 被引量:3
-
3王雪珍.“刘易斯拐点”与大学生体面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2014,0(10):29-30. 被引量:1
-
4Vinod Kumar Rajpal.印度印刷业概况[J].印刷世界,2005(6):15-15.
-
5卢晓刚.清末上海的三次金融风潮[J].书摘,2010(10):34-36.
-
6刘凯,潘磊.垄断与竞争的辩证分析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J].商,2016,0(27):145-146.
-
7王文举.当前我国面临的十大社会经济矛盾[J].财贸研究,1995,6(5):31-33.
-
8邱镛妃.大力促进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7):11-13.
-
9胡永亮,张亮.企业改制与养老保险[J].四川劳动保障,1998,0(10):7-8.
-
10透视医院国有资产“流失”[J].世界医学杂志,2004,8(18):1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