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褶皱臂尾轮虫规模化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下文简称轮虫)隶属于轮虫纲、单巢目、臂尾轮虫科;是广盐性种类,广泛分布于温带到热带半咸水和海水水域。它是目前唯一能集约化培养的一种海水轮虫。作为海产苗种良好的开口饵料,随着近年来海产鱼类养殖和人工育苗工作的深入开展,其规模化培养技术愈发显示出重要作用。
作者
曾宪凯
张根芳
机构地区
浙江省金华市威旺养殖新技术公司
出处
《齐鲁渔业》
2005年第2期38-40,共3页
Shandong Fisheries
关键词
褶皱臂尾轮虫
开口饵料
海水轮虫
鱼类养殖
培养技术
温带
苗种
规模化
集约化
新模式
分类号
S963.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田景波,孙广德,张庆文,宋德敬.
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繁殖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1998,5(4):37-41.
被引量:15
2
陈明耀主编..生物饵料培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187.
3
梁英,孙世春.动物性饵料培养.海水养殖技术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0—558
被引量:1
4
袁成玉,吴春平.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饲料研究的概况[J]
.水产科学,1998,17(1):30-32.
被引量:6
5
游岚,陈品健,唐晓刚.
褶皱臂尾轮虫大面积培养技术[J]
.海洋科学,1994,18(5):4-6.
被引量:9
6
许兵,丁明宇,毛景华,徐怀恕.
光合细菌对褶皱臂尾轮虫的饵料价值[J]
.海洋湖沼通报,1992(2):17-22.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于建平,日野明德.
添加维生素B_(12)生产菌高密度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效果[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2):174-174.
被引量:3
2
王鉴,祝国芹.
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对轮虫繁殖的影响[J]
.水产科学,1994,13(5):23-25.
被引量:9
3
张道南,孙其焕,陈乃松,乔振国.
红螺菌科光合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其作为鱼虾类饵料添加剂的初步研究[J]
.水产学报,1988,12(4):367-369.
被引量:61
4
张道南,白利平,张毅,穆景安,乔振国.
利用啤酒酵母活菌株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83,7(2):113-124.
被引量:21
5
王堉,梁亚全.
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 O.F.Müller,1786)繁殖培养的研究[J]
.海洋水产研究,1980,8(1):27-48.
被引量:23
6
姚善成.
日本生物饵料的生产情况[J]
.海洋渔业,1987,9(5):238-240.
被引量:1
7
史家梁.
光合细菌(PSB)与日本的水产养殖[J]
.水产科技情报,1995,22(5):212-216.
被引量:42
8
坂本久 等.光合成细菌、桃红荚硫菌对臂尾轮虫的饵料价值[J].国外水产,1984,(4):44-48.
被引量:2
9
刘世英,水产饵料生物学,1989年
被引量:1
10
张寿山,水产学报,1985年,9卷,1期,93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35
1
黄旭雄,施兆鸿,周洪琪,袁灿东,孙玉鑫.
饵料中添加鱼油型HUFA强化剂对褶皱臂尾轮虫生产及营养价值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7,14(z1):59-65.
2
苏跃中,游岚.
轮虫生产中两种益生菌的应用试验[J]
.台湾海峡,2001,20(z1):76-79.
被引量:2
3
陈舒泛.
淡水渔业开口饵料轮虫产业化生产[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7(4):51-56.
被引量:3
4
魏文志,陈立.
光合细菌在卤虫饵料中的应用[J]
.水产科学,2004,23(7):15-17.
被引量:3
5
许兵,李秋芬,刘嘉蓉,徐怀恕,石杰.
海洋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1993(3):67-74.
被引量:4
6
许兵,周新婷,徐怀恕,石杰.
几种中草药对光合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4(1):47-51.
被引量:14
7
王鉴,祝国芹.
不同浓度的光合细菌对轮虫繁殖的影响[J]
.水产科学,1994,13(5):23-25.
被引量:9
8
张雅芝,谢仰杰,胡家财,林金栋,胡石柳.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1):1-7.
被引量:11
9
宋晓村,古沢優.
相关因子对轮虫高效培养的影响研究[J]
.水产养殖,2005,26(5):8-10.
被引量:1
10
朱艺峰,林霞,徐同成.
轮虫生态毒理试验的指标分析[J]
.水产科学,2006,25(3):146-149.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0
1
黄翔鹄,李长玲,刘楚吾,郑凤锦,徐志雄.
环境因子对L型、S型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46-50.
被引量:3
2
张雅芝,谢仰杰,胡家财,林金栋,胡石柳.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0(1):1-7.
被引量:11
3
M.LüRLING,W.BEEKMAN.
食物种类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率的影响(英文)[J]
.动物学报,2006,52(1):70-78.
被引量:3
4
陈炜,李晓东,王增立,李永函.
鸡粪浆及5种微藻对轮虫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06,25(3):113-116.
被引量:4
5
鲍蕾,马蕊,牛翠娟,陆霏.
温度对方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quadridentatus)种群增长与生活史参数的影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5):518-521.
被引量:5
6
ITO T.On the culture of maxoharine rotifer Brachionus plicatilis O.F.Muller in the sea water[J].Rep Fac Fish Mie Pre Univ,1960,3(3):708-740.
被引量:1
7
江巍.皱臂尾轮虫的高密度培育技术的研究[D].厦门:集美大学,2008.
被引量:1
8
刘文娟.不同徽藻对淡水壶状臂尾轮虫饵料效果的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09.
被引量:1
9
PARK H G,LEE K W,CHO S H,et al.High density culture of the freshwater rotifer,Brachionus calyciflorus[J].Hydrobiologia,2001,446/447(1):369-374.
被引量:1
10
杨家新.萼花臂尾轮虫繁殖生物学研究[D].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邓平,喻运珍,艾桃山,张生元.
轮虫的培育条件和饵料基础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6):9054-905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飞,郭建林,张爱菊,刘士力,王雨辰,黄鲜明,张宇飞.
3种培养基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及在淡水轮虫培育中的应用研究[J]
.生物学杂志,2016,33(1):109-111.
被引量:2
2
耿瑞静,陈健安,王卫民.
不同饵料对褶皱臂尾轮虫生长繁殖的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2018,45(2):103-107.
被引量:4
3
邓平,张立强,周伟东,张生元,喻运珍,余少梅,李勤.
藻粉与微藻搭配对萼花臂尾轮虫的饵料效果研究[J]
.水产养殖,2019,40(4):37-40.
被引量:1
4
刘鑫,王伟,姜玉声,冯思雨,何雨航,曹林泉,陈雪.
VC发酵废液投喂褶皱臂尾轮虫的可行性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0,35(3):333-338.
被引量:2
5
李晨露,李京昊,成永旭,涂纹,吴乐,奚业文,朱传忠,李嘉尧.
不同饵料对克氏原螯虾仔虾养殖水质、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31(4):883-892.
被引量:5
1
罗永巨.
海水轮虫高密度培养技术[J]
.广西水产科技,1997(1):12-15.
被引量:1
2
姜景田,邹胜利,郑宝太.
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技术环节[J]
.科学养鱼,2004,26(6):58-58.
3
王兴礼.
轮虫的室内培养技术[J]
.渔业致富指南,2005(9):24-25.
被引量:1
4
姜景田,邹胜利,郑宝太,滕建辉.
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中的几个技术环节[J]
.渔业致富指南,2004(9):52-52.
5
何进金,韦信敏,齐秋贞,许章程,杨明月.
若干因素对轮虫的繁殖影响[J]
.水产科技情报,1981,8(5):10-12.
被引量:10
6
姜景田,邹胜利,郑宝太,滕建辉.
海水轮虫培育中的几个技术关键[J]
.水产科技情报,2004,31(3):120-120.
7
S.F.Baldia,J.B.Pantastico,J.P.Paldia.
选择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喂养鳙仔鱼和鱼苗的可行性[J]
.淡水渔业,1985,15(5):40-40.
8
庞景贵.
日本近十年来鱼、虾、贝类种苗的病害[J]
.海洋信息,1999(2):28-29.
被引量:1
9
姜景田,邹胜利,郑宝太,滕建辉.
海水轮虫工厂化培育的几项技术[J]
.齐鲁渔业,2004,21(6):51-51.
被引量:3
10
赵明日,孙世春,麦康森,江海华.
7株海洋微藻强化褶皱臂尾轮虫效果的研究[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1):32-38.
被引量:12
齐鲁渔业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