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2004年第12期20-21,共2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0
-
1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2):8-11. 被引量:36
-
2韩水法.甄陶还是镀金?[J].读书,2006(6):3-12. 被引量:22
-
3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9-11. 被引量:155
-
4向萍.大学教师与当代大学精神构建[J].复旦教育论坛,2006,4(6):33-36. 被引量:11
-
5韩延明.论高等教育面向市场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铸就[J].教育研究,2007,28(5):31-35. 被引量:40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被引量:682
-
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被引量:20
-
8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219. 被引量:5
-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被引量:131
-
10席鸿建,等.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迟海波,刘文健.大学精神走出困境的传统文化影响[J].科学社会主义,2012(4):108-110. 被引量:8
-
2李贝贝,李福华.“选秀”盛行与大学精神之重塑[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2):112-116.
-
3燕云捷,孙树栋.从大学品牌的内涵思考独立学院的品牌塑造[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59-62. 被引量:3
-
4李炳昌,韦莉明.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J].中国电力教育,2012(9):79-80.
二级引证文献11
-
1尚雪梅.基于因子分析的独立学院品牌建设研究——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为例[J].大家,2012(16):176-177.
-
2杨晓辉.山西省独立学院图书馆品牌战略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晋图学刊,2011(3):47-50.
-
3常媛,冯涛.论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J].科学社会主义,2013(2):85-87. 被引量:3
-
4胡婷婷.大学文化视野中的学生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57-159. 被引量:1
-
5田云章.大学品牌研究十年:主题构成与现状述评[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6):11-15. 被引量:2
-
6李洪卫,崔桃.大学精神研究与大学建设方向[J].社会科学论坛,2015(9):119-135. 被引量:1
-
7刘佳.推进大学精神传播的四重维度与方法论研究——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地大精神为例[J].南方论刊,2017(11):8-11. 被引量:1
-
8焦福维.“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书法教育新思考[J].书法赏评,2018(3):63-65. 被引量:6
-
9焦福维.高校书法教育思政场域的缺失及对策研究——基于学科分化与“课程思政”视域[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0(4):100-103. 被引量:5
-
10杨岭,毕宪顺.自组织理论视野下学科治理的推进路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4):14-19. 被引量:9
-
1寻找大学精神[J].中国远程教育,2008(20):72-72.
-
2杨小君.论行政合同的特征、法律性质[J].行政法学研究,1998(2):18-22. 被引量:38
-
3童言.“统战工作对象”的基本内涵[J].四川统一战线,2012(4):18-18.
-
4赵宇,黄木生.论宪法的本来意义[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1(3):16-17.
-
5蔡联群,安勇.解构大学生诚信之缺失[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21(4):29-31. 被引量:5
-
6刘化军,郭佩惠.“和谐社会”理念的哲学意蕴探微[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8-20.
-
7权相佑.从“关系”的思维模式来探索朱熹宇宙本体论[J].孔子研究,2003(6):61-69. 被引量:1
-
8孙景亮.从为善做起[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1).
-
9万丙策.黑格尔哲学的形而上学[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38-40.
-
10刘阳.中国美学:接着谁讲? 谁接着讲? 怎样接着讲?——以实践存在论美学为个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1):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