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学之友》
2004年第10期37-37,共1页
Friend of Science Amateurs
同被引文献39
-
1董军社.科教融合: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特色办学路[J].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1):29-31. 被引量:3
-
2杨文杰,张珏.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与驱动国家现代化——兼论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愿景[J].教育发展研究,2021(3):1-11. 被引量:19
-
3魏江,陈光沛.科教融合一元论:概念内涵、整合性框架与未来展望[J].科教发展研究,2022(2):18-41. 被引量:15
-
4任福昌.“大教育”观念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J].教育研究,1994,15(9):39-43. 被引量:5
-
5赵克.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向度述评[J].探索与争鸣,2004(12):15-17. 被引量:3
-
6何传启.我国的“大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J].科技导报,1997,15(5):17-18. 被引量:7
-
7江小涓.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7):38-40. 被引量:31
-
8赵红州.“大科学”的由来及其发展[N].光明日报.1994-04-06. 被引量:1
-
9魏蔚.国际大科学项目合作的形成、发展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4-27. 被引量:1
-
10Luther H. Gulick and Lydall Urwick,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37.1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马近远,朱俊华,王林晓,杨肠.“融合学科”的制度化路径探索: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学术组织架构创新为例[J].科教发展研究,2023(4):95-116.
-
2贾宝余,应验,董俊林.融合科学背景下科教机构的组织创新研究[J].科教发展研究,2023(3):58-77.
-
3《科教发展研究》编辑部.综述与展望:2022年度科教领域若干重要理论命题研讨[J].科教发展研究,2022(4):84-108.
-
4邹昭.后合资时代中国汽车内资企业战略分析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4(5):5-11. 被引量:1
-
5黄振羽.论大科学装置的公共品性质[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5):206-212. 被引量:3
-
6许慧慧,王欢,马志国,张兴旺.科教融合模式下中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现代医院,2023,23(3):478-480. 被引量:2
-
7崔延强,周宇.办好人民满意的研究生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3(5):14-23. 被引量:5
-
8徐玉成,王波,朱萍.科教融汇赋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破解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23(9):58-66. 被引量:14
-
9陈士富,欧阳文竹,谢永,张克营,王聪,刘超.科教融合背景下化工类专业育人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4,50(6):60-62.
-
10王伊琳,杨信.科教融汇赋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4(13):39-43.
-
1何传启.大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4):307-308. 被引量:3
-
2何传启.关于大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政策性思考[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8,1(1):29-34. 被引量:1
-
3饶从志,袁凯瑜,冯世容,龙建平,余新炳.适应科技新形势 组织大科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6):122-123. 被引量:1
-
4何传启.我国的“大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J].科技导报,1997,15(5):17-18. 被引量:7
-
5安捷.欧洲教科网未来5~10年发展报告之二 服务“大科学”时代[J].中国教育网络,2008(8):18-20.
-
6刘云,常青.我国大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00(9):63-67. 被引量:15
-
7数字[J].中国新闻周刊,2009(39):18-18.
-
8鲁兴启.综合的时代催生跨学科研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24(2):85-89. 被引量:3
-
9杨欣,玄有福.关于图书出版项目管理的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导刊,2016(14):174-175. 被引量:2
-
10王立朝,梁大兰.攻关创新五十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建院五十周年[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78-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