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研究(1979—1998)
被引量:1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0-97,共8页
World History
参考文献22
-
1徐炽庆.从列宁的对外政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7(4):47-54. 被引量:1
-
2李巨廉,潘人杰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专题述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81.
-
3李玲,禾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试析[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2):77-84. 被引量:1
-
4程早霞.1939~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J].求是学刊,1998,25(2):112-115. 被引量:1
-
5乔明顺主编..世界近现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546.
-
6萨本仁.试论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对外政策中的社会沙文主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2(1):6-16. 被引量:2
-
7沈志恩.1939—1941年苏德关系剖析[J].社会科学战线,1993(4):190-195. 被引量:2
-
8夏小平.略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后果[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60-63. 被引量:1
-
9李昌德.试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5(2):98-102. 被引量:1
-
10李巨廉,潘人杰.关于二次大战前史的若干问题[J].世界历史,1979(5):29-3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5
-
1张中云.简析苏联学者对共产国际史几个问题的新评价[J].教学与研究,1988(5):68-70. 被引量:1
-
2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市政协编译组.赫鲁晓夫回忆录[M]东方出版社,1988. 被引量:1
-
3[法]亨利·米歇尔 著,九仞.第二次世界大战[M]商务印书馆,1980. 被引量:1
-
4(苏)德波林(Г.А.Деборин)主编,上海外国语学院西俄语系俄语教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被引量:1
-
5(联邦德国)希尔格鲁贝尔,许梅尔兴著,戴耀先.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1
-
1祝孔江.苏联推行集体安全政策的原因和不利因素[J].克山师专学报,2004,23(4):58-60. 被引量:1
-
2徐蓝,侯云灏.90年代我国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综述[J].史学理论研究,2001(2):144-151.
-
3赵文亮.20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苏联卫国战争前夕外交政策的研究[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5(4):83-88. 被引量:1
-
4汪丽.集体安全的困境:集体安全与个体安全──20世纪30年代苏联集体安全政策述评[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2-14. 被引量:1
-
5徐亮.苏联:1917~1941的外交政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5):4-6.
-
6魏原.中国时人对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看法——以《大公报(天津版)》和《东方杂志》为主的考察[J].文史博览(理论),2010(9):13-15.
-
7袁锐.浅析苏德战争前德国与苏联的外交博弈[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1):188-189.
-
8凌胜利.楔子战略与联盟预阻[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7):68-89. 被引量:26
-
9郭凤海,粟盛玉.国家是时间河流上的行船——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历史和国情视域[J].马克思主义哲学,2023(2):18-26.
-
10耿进昂.斯大林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原因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158-160.
-
1魏原.中国时人对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看法——以《大公报(天津版)》和《东方杂志》为主的考察[J].文史博览(理论),2010(9):13-15.
-
2王国范.《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利弊简析[J].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1994,14(4):0071-0075.
-
3王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究竟缘何缔结?[J].百年潮,2000(1):60-63.
-
42004年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J].上海人大月刊,2005(2):33-33.
-
5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J].党的文献,2012(1):14-35. 被引量:2
-
6陆士逵.崇明县中兴镇开展“人大代表调查研究月”活动[J].上海人大月刊,2002(12):40-40.
-
7王连弟.从“纳税人给市长发工资”说开去[J].学理论,1999(2):45-45.
-
8丰旭泽.检察环节排除非法证据的意义[J].法制资讯,2014,0(4):5-5.
-
9协商性司法是一种新的程序主义[J].法制资讯,2009,0(4):9-9.
-
10黎虎.汉代外交与“软实力”[J].文史哲,2012(4):60-71.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