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4年第16号
被引量:1
出处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4年第6期570-570,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Food Hygiene
同被引文献16
-
1马成浩,于丽娟,彭奇均.pH值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15(4):69-71. 被引量:16
-
2薛祥武.螺旋藻高产养殖技术[J].福建水产,2004,26(4):59-60. 被引量:2
-
3赵素芬,黄壹叁,官武林.药物杀除极大螺旋藻培养液中轮虫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07,31(5):1-3. 被引量:1
-
4张克勤,陈玉梅.螺旋藻培养中轮虫的防治方法[J].水产科技情报,2008,35(1):18-20. 被引量:2
-
5王大志,朱友芳,李少菁,高亚辉.七种微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比较[J].台湾海峡,1999,18(3):297-302. 被引量:22
-
6冯伟民,汪廷,方光如,徐跃定.螺旋藻养殖中害虫防治[J].植物保护,1999,25(6):48-49. 被引量:4
-
7张学成,薛命雄.我国螺旋藻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潜力[J].生物产业技术,2012(2):47-53. 被引量:12
-
8包国良,王茵.螺旋藻中氨基酸含量水平测定及其营养保健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7):1571-1572. 被引量:5
-
9肖涵,申亮,缪德仁,杨婉秋,汤永进.滇产螺旋藻片营养组成评估[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5):664-667. 被引量:2
-
10王志忠,刘果厚,巩东辉,睦其尔,杨娜,李馨,穆洁.不同来源钝顶螺旋藻砷富集特性[J].科技导报,2014,32(32):37-4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
-
1魏艳丽,姜国庆,彭坚,鲁绯,陈玉川,李东,许洪高.螺旋藻的营养健康功能及在食品中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22,43(8):406-415. 被引量:24
-
2张双双,施正晟,张琴,叶生梅,李艳宾.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22,38(4):875-881. 被引量:1
-
3曹婕,王智慧,段蕊,刘耘珲,孙义凡,丛威,张俊杰,程显阳.影响螺旋藻螺距及其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22,58(6):32-38. 被引量:3
-
4周浩媛,刘翔,高政权,孟春晓,李斌,向文洲.我国微藻产业标准化现状及展望[J].海洋科学,2023,47(6):144-151. 被引量:5
-
5赵丹月,李璐,陈林,刘天中.培养条件对丝状微藻克里藻生长与亚油酸合成的影响[J].中国油脂,2024,49(4):88-96.
-
6赵越,王潇,马晓彤,许国新,苏少锋,尹俊.螺旋藻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4(6):94-100. 被引量:1
-
7白渲楹,杨雅丹,艾依涵,夏柱南,柳鑫,李晋杰.HACCP标准体系在食用螺旋藻粉生产过程风险因子防控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15(11):18-25. 被引量:2
-
8杨正磊,冯鑫,尹淑涛.微藻资源概述及微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4,30(9):58-66.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3(5):4-4.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 2003年第15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2003(1):8-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6):570-570.
-
4戚米莎.日本漂白剂、酸·碱洗涤剂及清洁剂产量[J].日用化学工业信息,2002(23):9-9.
-
5卫生部关于食品用二氧碳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4,16(6):555-555.
-
6加依娜提·那斯毛拉.硫磺沟镇人大代表“四问于民”活动[J].新疆人大,2012(11):30-30.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J].中国乡村医药,1996,3(1):2-2.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9年第15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21(6):568-568.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12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19(6):571-573. 被引量:3
-
10守护“食品安全”——6月1日《食品安全法》实施[J].质量与市场,2009(6):26-28.
;